大愛電視
~
新聞
節目
最新消息
系列專題看921地震後的生命力,內政部當時興建的「921救濟性住宅」,成為身障者小作所、社區親子館等場域,賦予舊建築新的生命。有些行善團體,在社區長期投入,至今不曾間斷,包括和平泰雅部落廚房,持續推動原鄉長者送餐關懷;竹山行善會,至今仍在進行道路坑洞修補;慈濟人的關懷也沒有間斷。

921愛相依 閒置空間活化多功能

921地震即將屆滿21年,連續三天,我們要透過《921愛相依》專題報導,帶您來看,鄉親們現在都還 好嗎?今天要先看到,當時政府興建了許多救濟性住宅,讓鄉親安身,而隨著大家逐漸搬離,展開新 生活,閒置空間又該如何活化利用,延續它的價值呢,專題報導,帶您一探究竟。

親鄰互助關懷部落 921震後愛不落

《921愛相依》專題報導第二集,來看當年地震發生後,許多在地鄉親,紛紛投入災後各項重建,在台中和平山區,一群泰雅族原住民,當時就組織協會,幫助部落老弱,載送醫療、每日送餐,一直到現在,沒有間斷。 而在南投的竹山行善會,震災後動員,修路補路,這項義舉,同樣延續至今,並加入了更多弱勢關懷項目,並培養年輕一輩志工,世代傳承。 一下在廚房裡忙著備料,一下又跑到外面,確認白板上,長輩們送餐的個別需求,劉真妹從921地震後,就到協會工作,從醫療車司機做到廚工媽媽。 達觀部落共同廚房廚工 劉真妹:「將來我也會老,對,就用感恩的心,對待老人家。」 資深前輩帶領部落裡的年輕人,投入送餐工作。朱筱凡算是新生代。 達觀部落共同廚房廚工 朱筱凡:「他們是,吃光是最好啊,然後我們會很快樂,剩菜我們會,嗯,就要檢討了呵呵。」 深耕德瑪汶協會,緣起於921地震後的部落文化重建,18年前成立共同廚房,實踐原住民共食共享的傳統,每天為弱勢長輩與重症患者送餐。 不只送便當,也順便關心老人家的狀況,有時還要充當維修工人。 獨居長者 與 部落送餐人員:「我那個大門幫我弄一下,大門怎麼了,很緊,看能不能把我弄比較軟,難開。」 「幫你弄好囉,那我門幫你關囉,先走囉,拜拜。」 深耕德瑪汶協會行政組長 林素鳳:「我們在送餐,過年的時候,我們都會一群媽媽去幫他打掃,曾經一位個案老人,就是沒有家人,他往生的時候 我們也就變成他家人,去送他最後一程。」 協會經費有限,要做慈善,必須自給自足。發展傳統產業,是重要的後勤支援。 泰雅傳統編織,讓弱勢婦女有工作,不但延續文化,也增加協會收入。共同廚房也推風味餐、製作月餅。還有廚房後方的農園,開放認養,定時把收成寄到山下給認養人。 深耕德瑪汶協會行政組長 林素鳳:「希望去創造更多自主財源,是讓我們去做我們更想要做的,跟更貼近部落的需求。」 透過常態性的弱勢關懷,在偏遠的大安溪谷,這一群人,努力延續921部落重建精神。 竹山行善會創會長 莊鎮發:「我們補的道路,每一年都是上千個坑坑洞洞,所以21年來,補過的已經數萬個坑洞。」 竹山行善會,走遍中部地區義務補路。一包瀝青,重40公斤,平均年齡七十多歲的志工,習以為常。 志工何威志今年80歲,參與補路工作,一做超過20年。 竹山行善會志工 何威志:「也曾有人,我們補一補,突然拿出300塊,在他家門口,我們不收,他錢丟著,就跑進家裡面。」 竹山行善會補路緣起,比921地震更早,曾國印是墓地風水師,921地震前,還沒有行善會,就投入補路工作。 竹山行善會區會長 曾國印:「看人家騎機車跌倒,我想說,有辦法就找些瀝青,補起來,就不會再有人跌倒。」 竹山行善會創會長 莊鎮發:「大地震,整個竹山鎮所有道路,有的隆起 有的塌陷,高低落差都有幾尺長,所以我開始成立這個竹山行善會,開始來補這些道路的坑坑洞洞。」 不只補路,行善會延續921地震時的弱勢關懷,為鄉親服務,至今沒有間斷。 但隨著志工年齡增長,新生代投入很重要。區會長曾國印的兒子,這幾年也跟著爸爸來補路。 竹山行善會志工 曾哲穎:「大家比較不會危險,我就是幫爸爸出一點力。」 創會長莊鎮發,鼓勵行善會世代傳承,他買地捐出當倉庫,放置補路車輛、工具跟材料,希望年輕一輩能延續這項工作。 這一群補路志工,為維護眾人交通安全,留下動人菩薩身影。 採訪撰稿:張桂端 攝影剪輯:林鑫宏

921震出在地菩薩 專注本業行善傳家

《921愛相依》專題報導,來看這兩個慈濟家庭,如何走過地震巨變。台中新社的陳明甄,繼承家族香菇產業,921地震後加入慈濟,先生、兒子都是慈濟人,世代傳承,全家一同行善。另一位慈濟志工陳忠厚,當年是南投埔里921受災戶,他全心投入救災,做慈濟人應當做的事,近幾年,他秉持這分精神,引領女兒女婿一同加入,專注在三義慈濟靜思茶園的經營,成果豐碩。 慈濟志工 陳忠厚:「一下雨,草又突然間長得很大,那就有砍不完的草,因為做有機,所以難免會生蟲,所以師姊就一年到頭抓不完的蟲。」 慈濟志工 黃瑞年:「吃茶葉啊,就沒有光合作用,這棵茶就會死掉啊,我眼睛很厲害,我摩托車騎過去,哪一棵有蟲我就知道。」 從南投埔里來到苗栗三義,陳忠厚跟家人離鄉背井,投注所有心力,承擔茶園工作。 慈濟志工 陳忠厚:「除草、種植,還有採茶、整修這些方面以外,另外還有一些事情,就是必須走出茶山去宣揚法脈。」 21年前,陳忠厚的家在921地震中倒了,但他沒忘記自己是慈濟志工,穿上志工服,四處參與勘災、救災。 慈濟志工 陳忠厚:「在這邊的每一個人都一樣,不能回家,那麼就把那分心情,把它投進工作裡面,讓它忘掉悲傷。」 身為慈濟人,無私付出的精神是必然。震災後十年,來到了茶園,一樣不變。女兒成長過程中,這是最好的身教。 慈濟志工 陳惠玨:「我從小看著他們在做慈濟,讓我從小到大,我的思考方面會比較正向。」 因此,當雙親年紀漸長,茶園需要人手幫忙時,孝順的陳惠玨,辭去了穩定的補教老師工作,到山上跟先生一同分擔父母親的辛勞。 跟著岳父在茶園工作,陳忠厚的女婿張昭銘,也是放棄在銀行高薪的職務,面對全然陌生的專業領域。 慈濟志工 張昭銘:「我剛來的時候,這個茶園真的不是這個樣子,根本是像牧草啊,整個都遮起來,根本都看不到茶樹。」 受證為慈濟人,一路走來,付出也是學習。從埔里到三義,從災區到茶園,陳忠厚跟家人在這裡落地生根,傳承烈日下付出的身影,還有辛勤灌溉的點滴汗水。 鏡頭轉到台中新社,中部著名的香菇產地,王煜揚是家族事業第二代。跟著員工一起做,清楚所有細節跟流程,王煜揚從不把自己當成只是管理者。 慈濟志工 王煜揚:「我也很不希望說,讓人家覺得我就是老闆的兒子,就可以只動嘴,不自己親力親為去做。」 家裡是921地震受災戶,母親陳明甄在地震前就常參與慈濟活動,災後,雙親陸續受證成為慈濟人。 慈濟志工 陳明甄:「當下的想法就是覺得,人生這麼地無常,然後應該要趕快出來做一些把握因緣。」 慈濟志工 陳明甄:「孩子剛好有這樣的因緣,可以在我們慈濟援建的學校裡面就讀,那也一直在接觸慈濟的人文。」 在慈濟家庭中長大,王煜揚中學就讀慈大附中,大學時參加慈青社,畢業後也培訓受證。 慈濟志工 王煜揚:「在慈濟路上是不斷地一直在學習,在這個大家庭裡面,我們得到的往往是最多的。」 即使工作繁忙,他仍定期到台中慈濟醫院,承擔醫療志工。 慈濟志工 王煜揚:「在看到這麼多大德,可能身體上面一些疾病痛苦的時候,我們會更感恩,我們自己擁有好的身體。」 來自以善、以愛、以德傳承的慈濟家庭,王煜揚把握分秒,行善行孝。 採訪撰稿 張桂端 攝影剪輯 林鑫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