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社會潮流改變、原鄉人口外流,因此浮現文化斷層、走向消失危機。他們走入都市,尋找謀生機會,卻發現大環境不景氣,被外勞朋友,取代了工作,原民改編傳統歌謠,自我解嘲,卻也從傳統,找到生存力量。
追古溯「原」-原鄉部落困境
2018-05-20 19:35:10除了身分證上的原住民身分,或許有不少原住民朋友,幾乎快被「自己」給遺忘。許多原住民能歌善舞,不過,吟唱古調的耆老,卻擔憂文化即將失傳,部落走向黃昏之路,原因是,社會潮流改變、原鄉人口外流,因此浮現文化斷層,走向消失危機。 低沉嗓音迴盪山谷,泰雅族耆老,陳松明,沒有花俏唱腔,用自然方式,詮釋泰雅族從南投仁愛鄉,遷徙到桃園復興區的歷史。 泰雅族耆老 陳松明:「人口太密集,人口在這個地方,不夠容納我們泰雅的子孫,所以祖先說你要往東邊去遷徙,帶著子孫一起過去。」 擔心文化失傳,陳松明從小就努力記歌詞,讓古調旋律不時盤旋在腦海中。但和多數台灣原住民族群一樣,泰雅族沒有文字,音樂是生活體現,也是口傳歷史的工具。 泰雅族耆老 陳松明:「一些歷史的故事這些,都用演唱的,因為用吟唱,大家學,大家都唱,由於這樣我們才會知道說,過去我們歷史的淵源。」 桃園復興區以山為屏,生產高冷蔬菜,還有高經濟價值的水蜜桃,長年以來,許多泰雅人在這裡,過著簡單質樸生活。然而,近幾年來,部落卻浮現一股危機。 泰雅族耆老 陳松明:「文化的侵襲,那你要說我們原本保留的這些泰雅族文化,尤其是語言,幾乎幾乎都要消失了,因為現在這個,年輕人也不懂得,也不會說我們的母語。」 巴崚國小,因為地勢高,被外界稱為雲端上的小學,全校58位學生,全是泰雅族。目前要說一口流利母語,對這群孩子來說,似乎有困難。 學校合唱團聘請教會牧師,傳唱泰雅語歌曲,歌詞內容得一一解釋,學童們才有辦法融入。 新編曲目,保留些許原味。阿韻尤命牧師,從小在部落長大,神學院畢業後,立刻回到原鄉服務。她從生長經驗和教會生態,觀察自己的族人,期盼找出優勢。 比亞外教會牧師 阿韻尤命:「(我們原住民)處的土地受高山嘛,所以老人家對大自然,就會產生享受在這種空間感上,那就喜歡唱歌,那你說善舞嗎,坦白講泰雅族不太善舞,因為我們不像阿美族,阿美族才是舞蹈的文化,那泰雅族個性比較內斂一點。」 因為生長環境特殊,原住民朋友多半有著好歌喉,只是,時代演進下,這群生活大山裡的原住民,在農閒時分,得下山打零工。 比亞外教會牧師 阿韻尤命:「我覺得那種短暫的痛,讓他們出去學習是好的,但是如果因為離開了部落,到離鄉背景到都市,但是讓他們沒有對部落有歸屬感,反而是疏離感,坦白講,那會是一種痛。」 人口外流,成為全台灣許多部落的痛,以桃園復興區來說,面積為全桃園最大,促成外流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教育。轄區內學校規模小,教師流動性大,有心、有想法的家長,便會舉家搬遷。 比亞外教會牧師 阿韻尤命:「那有的很多的家長,就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就自己也帶著孩子,到大溪一帶工作,就是讓孩子可以安心的讀書,其實一到國中之後,其實為了孩子的學習跟教育,很多家長都願意犧牲,就離開了家鄉到都市。」 依據復興區戶政資料顯示,1998年全區原住民人口8127人,2011年下降到7551人,到了今年1月,又短暫回升超過8千。人數不斷上下變動,原因是多數原住民朋友,總在部落和都市間徘徊不定,他們伺機而動,等待有工作機會時,就有可能再次踏上工作旅程。 文字撰稿 林國新 攝影剪輯 林立一
原鄉就業困難 工業區招商築願景
2018-05-21 19:35:48專題報導今天來看第二集。原鄉部落,普遍都面臨人口外流危機,如何讓青年願意回到家鄉,最直接的條件就是"工作機會"。台東的東河里,是平埔族"西拉雅族人"居住地,當地有一個部落,過去也面臨部落青年人口流失,後來因為工業區陸續成立,吸引年輕族群回到家鄉打拚。 許多原鄉部落面臨的人口外流危機,想要人潮回流,工作機會必須有,才能求得溫飽。看到一個實際案例,台南東山區東河里,是平埔族西拉雅族人居住地,當地有一個吉貝耍部落,居民幾乎世代務農,原本,部落人口大量流失,只剩下老年人口,後來,因為新營和柳營工業區陸續成立,吸引年輕族群回到家鄉就業。 唱完放學歌,(桃園)巴崚國小學童依序排隊等待放學,當地沒有補習班、也沒有才藝班,學校社團活動,就是部落安親班。對於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想像,孩子們說… 巴崚國小學童 楊小弟:「留在部落工作,(為什麼) 因為幫爸爸媽媽工作。」 巴崚國小學童 尤小妹:「不知道。」 或許未來有點遙遠,小朋友來還有時間思考。然而,當下願意留在部落的青年,真的不多了! 吉貝耍社區耆老 段麗柳:「我們這邊的人,像那個做工的,大部分都做板模工,做鐵工的,都做那種很硬的工作,就是為了三餐啊,沒工作就不行,不然就裝電燈啦,我們這兒很多人做外電的,牽電線(裝路燈)的,很多人 (爬電線桿的) 對。」 台南市東山區吉貝耍社區,典型西拉雅平埔族部落。公廨,是族群信仰中心,每年農曆9月5號,有盛大夜祭活動,段麗柳擔任重要的曲師角色。 牽曲,屬於平埔族古調,只可以在祭典時唱,這回她特別請示阿立母,採訪團隊才能記錄到這難得旋律。除了傳教士譜寫的新港文書外,平埔族各支系同樣沒有文字,和高山原住民一樣,只有口述歷史。 吉貝耍社區耆老 段麗柳:「一首就是在講,說乾旱就像上天,祈雨,祈雨歌啦,平常的時候要唱,不能唱,因為我們(農曆)8月15開曲向以後,你要日也唱夜也唱,那是你家的事情。」 在吉貝耍社區生活了5、60年,段麗柳白天務農、夜晚到手套工廠擔任作業員。早年農業社會,她看到不少族人,往大都市遷徙謀生活,但這幾年不一樣了,柳營、新營工業區陸續成立,吸引不少人口回流。以吉貝耍所在地東河里人口來看,過去4年間,人口數增加了5百多人。 當生活足夠溫飽後,平埔族人便開始思索下一步:文化傳承、和正名運動。 吉貝耍社區耆老 段麗柳:「50年前的老一輩,都怕人家笑,自己是番(原住民) 他們的子孫,50年以後,都怕人家不知道他是番(原住民)真的是這樣啦。」 社會觀感改變,原住民社會地位提升,原委會最新調查,2014年原住民族家庭年平均收入為65.81 萬,比2000年成長三成以上(32.33%)。一分穩定收入,確實改善原住民家庭經濟,但這每一筆收入,多半是賣力賺來的,更是一種辛苦代價。 林國新 林立一 綜合報導
與外勞工作重疊 原民下山謀職難
2018-05-22 19:30:39部落原住民到大都會求生存,長年以來,他們大多從事勞力密集工作,像是板模工人、或是洗大樓外牆等等,偏偏大環境不景氣,原住民朋友的工作機會明顯減少;另外,也因為勞工制度出現漏洞,出現了外勞和原住民工作重疊的問題。今天的報導,我們透過一位都市原住民勞工的真實案例,了解他們面對的生存問題。 原住民勞動者 張紋龍:「老大哥在那邊喝酒這樣,很好喝的感覺,就從那時候從11歲就開始喝,喝米酒了,喝到現在,現在也是在喝,喝那種小瓶的那種。」 談起工地喝酒文化,好像會傳染一樣,阿龍,有著深邃五官、和高大身型,典型阿美族勇士,家鄉在台東關山。由於家庭因素,國小沒畢業,就得自己養活自己。 原住民勞動者 張紋龍:「肚子餓到就,拿那個狗吃的東西,就拿來吃,要不然就看人家,要倒掉那個廚餘的時候,我說阿姨我可以吃嗎,人家一定會罵的,我就用搶的。」 迫於無奈,11歲那年,阿龍來到台北打拚,當過釘板模的「男模」、鑄鐵的「鐵漢」、洗大樓外牆的「蜘蛛人」,甚至也洗過屍體。 唱到一半突然哽咽,畢竟,每個生命歷程背後,都有特殊路徑。歌詞內容,傳達了原住民流浪異鄉打拚的共同心聲。只是,阿龍無奈地說,工作之餘因為沉溺喝酒,理想幾乎被消磨殆盡,還多次酒駕,遭到法律制裁。 原住民勞動者 張紋龍:「趁還可以動的時候,就賺多少算多少啦,看我母親看我能不能結婚,我就跟我母親講說,我說滿難,我們兄弟先買房子再說啦。」 阿龍開玩笑表示,年輕時賺到的錢,幾乎都「入股」給公賣局,更因為喝醉酒,曾經在工作時受傷,一身大大小小疤痕,就是慘痛教訓。換個角度想,阿龍喝下的,有時候不只是酒,而是一種無奈。根據原住民委員會過去十多年的調查發現,設籍非原鄉地區的原住民人口比例越來越高,2016年已經超過4成6。如果再加上未設籍都會區的原住民,比例可能超過5成。然而,在大都會覓得的工作機會,多半只能靠勞力。 原文會董事 拉娃告拉哥拉格:「(都市)吸納原住民都市比較多的是人力,比如說(釘)板模跟(綑)鋼筋,因為大家沒有麼謀生的能力,那在都會區裡面 除非你是高知識分子,也許是公教人員,我沒有話講,百分之80都是做勞力。」 身分和職業,反映出原住民長期在社會發展中,所處位置。偏偏大環境改變,台灣社會在1989年,以勞力短缺為由,引進低技術外勞,從此原住民勞工的生存就大受威脅。 原住民勞動者 張紋龍:「請外勞比較便宜,不用那麼多錢,老闆不用賠那麼多錢,如果請我們自己本土的話,工錢當然是比較高一點,比外勞多一倍。」 工頭作家 林立青:「外勞來的是(領)月薪,所以所有的人就像定錨效應一樣,他的薪水會向外勞的月薪靠攏,會拉那麼低,所以台灣基層勞動力的,越來越便宜。」 除了原住民和外勞薪資,越來越接近之外,包含技術能力、職務類型也跟著重疊,因此,很容易被互相取代。 原文會董事 拉娃告拉哥拉格:「外勞,實際上,如果按照我們自己的統計,超過80萬(人),原住民人口才50幾萬,所以幾乎所有勞力的工作,就被外勞所取代,因為他們是廉價。」 過於依賴廉價外勞,確實壓縮了生存空間。原住民的疲憊、汗水與淚水,都市裡反覆輪迴,大都會裡,他們很難再回歸祖先的傳統生活模式,關於未來,只好暫時先走一步、算一步了。 林國新 林立一 綜合報導
族群認同與歸屬感 原住民凝聚力量
2018-05-23 19:32:57家是最溫暖的避風港,對離開部落,到都市謀生活的原住民朋友來說,部落是一處避世、洗滌疲憊的地方。在花東許多阿美族部落,相當盛行,這集報導,帶您看到原住民勞工,如何從傳統找到力量。 家是最溫暖的避風港,對離開部落,到都市謀生活的原住民朋友來說,部落是一處避世、洗滌疲憊的地方。因為文化差異、工作性質等影響,原住民勞工在都市裡,有著許多生活壓力,一旦回到部落,就像充電一樣,馬上有了能量。尤其,原住民朋友會藉著傳統歌謠、或者是融入新編曲目,自我調侃,這個現象在花東許多阿美族部落,相當盛行,這集報導,帶您看到原住民勞工,如何從傳統找到力量。 音樂創作人 阿洛:「它(阿美族)唱的東西,對應著跟,已經非,已經超越了人的領域,對,我一直覺得古調的裡面的一些聲詞,襯詞這些事情,是阿美族一個非常具象的圖騰。」 談起傳統歌謠特色,阿洛來自花蓮,而舒米恩,家鄉在台東都蘭,兩位傑出音樂人,都是阿美族,分別獲得金鐘、和金馬獎肯定,成為原住民到都市打拚的傑出典範。因為不能忘本,舒米恩在音樂創作上,都適度融入傳統旋律。 音樂創作人 舒米恩:「不能去脈絡這項事情,一定要知道傳統歌的來源,它為什麼要唱這首這樣,至於要使用現在的音樂,是因為我覺得這個會讓一些人,比較容易入耳。」 活潑熱鬧,是外界對阿美族歌舞的刻版印象。舞動、搖擺身體,配合著歌聲的旋律和節奏,展現出活力熱情。 阿美族是台灣原住民中,最大族群,除了豐年祭,喜宴場合也很熱鬧。只是,1980年代以後,不少阿美族人,離開部落到都市打拚,和漢人頻繁接觸後,當代阿美族歌舞,融入許多漢人元素,歌曲中,出了現抒發工地生活的苦悶。 戴斗笠、或是戴安全帽,歡樂背後,是自我調侃、也是生活寫照。他們都為都市建設、和發展,付出過血汗。藉著喜慶、或是慶典時回到部落,可以洗滌在都市打拚的疲憊、汗水、和淚水。 我心已打烊,這首流行歌曲,搭配阿美族人自創的歌舞律動,幾乎紅遍花東各部落。 花蓮阿美族人 吳秋燕:「投幣式(卡拉OK)有沒有,投幣式不可能只有一桌客人,大家就是看到以後就會,看到這個人的動作很有趣,就會學。」 花蓮阿美族人 吳秋燕:「這樣比的話,就比較記得住這樣,(因為有鄉音的關係嗎)鄉音,原住民腔調比較重嘛,哈哈。」 嘻笑玩鬧之餘,對於傳承這件事,阿美族卻不會遺忘。化仁國小校園裡,舞蹈老師周心慈,藉著社團活動教授傳統舞蹈。 藉由舞步變化隊形,小朋友拿的道具,都是阿美族傳統生活器具,快節奏音樂後,氣氛頓時變得嚴肅,原來,祭祀、和祖靈對話,也是一種歌舞展現。 阿美族舞蹈老師 周心慈:「嗚啊嗚啊,伊呀哈伊呀厚嗨呀,這一段的部分就是,主要是要傳達說我們跟,祖靈古調的部分,那其實中間也是大部分,都是虛詞,歌詞裡面是沒有太多的意義。」 舞蹈老師周心慈,年紀才30出頭,是花蓮知名舞蹈藝術團副團長,看著阿美歌舞為了迎合觀光,逐漸商業化、失去原味,讓她在現實、與夢想間反覆掙扎,但仔細想想,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阿美族舞蹈老師 周心慈:「我們希望真正的文化,可以讓學生學習到,除了古調,還有一些我們,文化的一些故事內容在內,所以學校我還是會堅持,從傳統的文化去教。」 回到傳統找力量,文化傳承就在這種氛圍中,自然盪漾開。或許,這群孩子將來也會離開原鄉,但如同許多遊子的共同心願,大家都希望,將來可以衣錦還鄉。 林國新 林立一 簡元吉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