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村的重現部落情懷
近年台灣的循環農業、林下經濟觀念發達,像是,高雄小林村,把山上的雞角刺,帶到永久屋種植,種出了對舊部落的懷念與飲食傳統! 越往裡面,你看裡面很深,然後就是顏色很深,就是水分。 挖開乾巴巴的表土,裡面好溼潤,祕密藏在地下管線。 你現在看它還是乾的,管路附近就是比較溼。 葉碧芳的次子 楊子謙:「你看土壤這樣鬆軟, 因為我們在滲透水分跟養分的時候, 剛開始管子裡面是空的, 水分一給它後 氣會噴出來, 維持土壤一直有空氣狀態。」 土裡的滲透管,冒出的不只水,還有營養液,這是一套,模仿人體血液循環的,仿生農業科技。 這系統是在功能像胃的消化槽,發酵營養液,馬達扮演心臟,把營養液存於位置較高的桶子,利用位能差,把液體傳到大管線和滲透管,功能就像是動脈跟微血管,這系統是施行自然農法的楊浩、葉碧芳夫妻倆多年來,不斷設計改良。 生技農業公司副董事長 葉碧芳:「對大環境 對人 對土地,全都是有這樣的一個幫助,天地人同步健康療癒,這就是我們的理念 我們的初衷。 雲科大永續創新中心計畫主持人 董信宏:「它這邊的水分管理,我個人覺得做得非常棒,因為是用管線方式,而且根直接吸收到一點都不浪。」 溫室配合仿生系統,節省75%灌溉水,更運用植物混種,克服蟲害,讓這片沙土,年年都能種丹參。 葉碧芳的次子 楊子謙:「這是今年的第八年連作丹參, 第八年,嗯,很神奇,沒有另外再(換土) 絕對沒有客土,就是用園區原本的土壤而已。 生技農業公司副董事長 葉碧芳:「人家三年磨一劍,我們是三十幾年也是在磨一劍,全家在磨這個劍。」 為了這農業夢,不斷尋找盟友,找到了高雄日光小林。 小林村居民:「要去花園的那裡,我也種了一排喔。」 阿嬤的家外種滿了雞角刺,這是莫拉克風災前的小林村,很常見的植物。 農民 徐吉綠:「我們在舊小林山上時,多少都會,看到種子就撒在山坡,我們下來這裡,住組合屋時, 那裡有空地 後面有空地, 我就開始種,留些種子下來了, 大家就說,你種這個好, 當然好了,大家都開始種,就開始他也要種,他也要種這樣。」 不只種在日光小林永久屋,阿公特地租田,種下的南國薊,是屬於俗稱雞角刺,這類薊科植物的一種,這台灣常見的藥用植物,全株有毒,早期部落物資缺乏,常以根部釀酒。 農民 徐吉綠:「我十多歲,就看到有人在撒種子,我也想說,我也來種 種了還會活,我阿嬤說,還不去拔些來燉湯,我就說好,這樣吃,吃到最後都有感情了。」 雞角刺有山林的感情,也是部落的回憶,葉碧芳的媳婦林盈說,從山上遷居永久屋的雞角刺,像極了小林村民。 葉碧芳的媳婦 林盈:「他們有一種跟雞角刺很像的(感覺),你看它有花又有刺,它有很強韌的生命力,它又可以給你很多能量,我覺得他們 小林村民,給我跟雞角刺有很類似的,一樣的感覺。」 自然農法企業,成了飲食文化保留的助力,雙方合作,釀出代表小林的酒,這裡面裝的不只是雞角刺的風味,還有小林村民的傳統和未來! 怡臻 宏澍
段木香菇照養部落
資源循環有情山林的做法,就是林下經濟,在林蔭進行與山林共存的農業,林務局在2019年,鬆綁段木香菇等項目,讓山區民眾能守護山林並兼顧生計。南台灣屏東牡丹鄉的高士部落,就搶先試種。高士部落,過去曾大規模種植過段木香菇,但隨著產業沒落,年輕人外移,部落嚴重老化,直到十多年前,李德福跟張美惠這對夫妻,重回部落,並帶回年輕人,現在透過段木香菇和生態旅遊,要守護部落! 英童需二手鞋四面環山的高士部落,有「南排灣紅寶石」稱號,生態旅遊,讓人一窺它的美。 生態旅遊,是高士社區發展協會十多年經營的成果,靈魂人物是不捨部落只剩老人的這對夫妻。 牡丹鄉代表 李德福:「沒有工作機會,怎麼可能留住年輕人,這邊大部分國小畢業後就到外面讀書,我想說能有更多年輕人回到這邊工作,讓大家可以就近照顧自己的父母親。」 高士社區發展協會督導 張美惠:「剛開始就是看到我先生他們再做,就是覺得很不可思議,可以做的那麼開心,而且他們很堅持。」 張美惠以協會,創造工作機會,號召15名青年返鄉。 高士社區發展協會督導 張美惠:「這個部落要怎樣繼續走下去,什麼樣的產業是和這部落,應該是我們這一代,應該要去好好思考,當林務局推這個林下經濟的時候,我覺得我們本來就有這優勢了。」 高士部落的優勢,在森林裡。 蟲害多,是因為段木就擺在林道邊露天種香菇,段木香菇過去曾讓部落經濟起飛。 高士部落長輩 許庚妹:「很多,民國七十 八十年,一半會種的人,後來有陣子沒人種了 沒木材了。」 高士部落長輩 張順枝:「禁伐的時候,也不能再砍木頭了,所以要種都是要買木頭。」 山林禁伐,加上菌種老化,30多年來產業消失,近年林務局鼓勵林下經濟,鬆綁段木香菇,屏科大教授陳美惠力挺,協助解決問題, 屏科大森林系教授 陳美惠:「林木的資源取用,還是要有個承載量的觀念,也不能因為,我要賺取很多很多的經濟收益,就過度去使用森林,所以當我們用部落產業的模式它就跟個人 要追求最大量化的經濟取得,是不太一樣的,因為部落畢竟會有一種制約。」 但法令限制多,印度栲等段木取得不易,27歲的嘉柔,試著以楓香、或枝條來代替,減少段木消耗,嘉柔甚至自己養菌,但其實她是大學是讀資訊的。 部落青年 王嘉柔:「剛開始很驚訝 就是沒有想到,沒有想到我未來會去種菜,你看到開始長香菇就很開心,就會覺得原來我也做得到。」 從電腦前走到農園,年輕人學習靠山林維生的經濟模式,想彌補文化傳承的缺口,這森林下的產業,不只延續部落的智慧,更承載了,山林永續的期待!
人口老化 培植農業生力軍
農業資源要循環,人力的循環,卻逐漸失衡,為挽救農業人口過度老化,屏東縣推出農業大學,這位王美玲,本身是個特教老師,為了讓學員透過農作,增加刺激與各方面的訓練,她兩度上農業大學進修,種植洛神花;務農,不只是謀生,更盡社會責任! 小手手採下洛神花,一籃一籃搬來啦,這堂課,來學怎麼釀洛神蜜餞 農民 王美玲:「我們大手帶著小手這樣,搓搓,挖出來了。比較特殊的孩子,手沒有辦法,精細度沒有辦法,還是讓他去觸摸。」 50歲的王美玲,從事早療巡輔教師十多年,專門透過黏土、園藝等課程,協助特殊幼兒。 農民 王美玲:「我們當初會覺得,啊,好可憐,但是你越覺得他可憐越沒去帶他,他可能越會在地上爬,我們可能會帶著他做復健做什麼,剛好有這機會,他們是不是可以來這邊做接觸,有不同感受。」 想給孩子們 更多機會接觸植物,於是她買田地種果樹,當成了教室,邀請服務家庭一起來體驗農作。 屏督基督教勝利之家社工組長 羅文雄:「把園藝跟幼兒教育作一個結合,這是有別於目前可能在傳統制式的療育服務,可能只有純粹的認知或教育。」 家長 李佳珍:「美玲老師比較特別,她在上課比較注重親子互動課程,我覺得這樣很好 。」 原來早療教師愛務農,植物的魅力,成了她幫助特殊孩子的利器! 農民 王美玲:「看那些孩子,他們很開心去剪那些,金錢這些都撇一邊,我覺得這種快樂、這種跟大家分享的喜悅,是無價的,真的。」 從特教跨足務農,想要種得出果實,不只有興趣,還得有專業知識。 農業大學的課堂上,學員聚精會神,這堂課很特別,無關務農本業,攝影老師教大家拍宣傳照,還得自製攝影棚。擺上蔬果,打好光,即便是小農也能做行銷。屏東縣的農業年產值高達70億,但務農人口老化嚴重,農業大學推行四年,不只開初階班,2019年增加菁英班,要幫小農擴大規模。 屏東縣農業處長 黃國榮:「我們已經訓練了超過六百名以上畢業學員,我們跳脫原本的技術導向課程設計,另外再針對菁英班的課程,提供了整個企業上的經營技術上的指導。」 農業大學學員 潘志民:「如果有菁英班,有各行各業,農林漁牧都有,其實在學習氣氛會比較好,不然只有在自己的產業上,其實是比較封閉。」 王美玲就是一路從初階班上到菁英班,班上同學是她請益的對象。 農業大學學員 林玉美:「在第四屆農業大學時候,我看到美玲,她是一個非常熱情非常善心的女孩子。」 跟專做鳳梨外銷的同學學技巧,更互相分享幫助弱勢的資訊,菜鳥農民不只種田,更樂於耕福田,為社會盡一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