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電視
~
新聞
節目
最新消息
許多二度就業的中高齡者,最終能找到的工作,不外乎「勞務」、「業務」等,通常專業門檻較低的類型。難以發揮過去職涯,所累積的經驗,形成人力資源浪費。如何活用?考驗雇主智慧。

超高齡社會怎麼扛?善用人才年齡融合才是王道

電影高年級實習生,反映出高齡者對於企業的正向影響力。大愛新聞團隊也因此觀察台灣這個高齡社會,勞動力的狀況。學者指出,未來台灣有可能面臨勞動力短缺的窘境,不利社會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對於中高齡者而言,想找工作卻被企業拒絕,不但使得個人經濟陷困境,也將影響家庭、社會穩定。 台北市大直區,八層屋頂正在施工,55歲袁廣武,昨天加班到很晚,今天一大早又急忙趕過來,處理防水工程。眼前這份工作,他格外珍惜。 工地人員 袁廣武:「40多歲開始就很難找工作了,每一家都說叫你回去等通知,或者你一去面試一下子就說我們沒缺人。」 袁廣武55歲還能找到工作,算是幸運的。勞動部調查,國人55-59歲的勞動參與率為55.6%,60-64歲者36.7%,65歲以上則為8.4%。若以國際間中高齡高齡者定義分別為55 65歲以上標準來看,台灣的數據與日、韓、美國相較明顯偏低。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 張淑卿:「很多人就是嬰兒潮這樣的勞動力是要大量退休,這群人將近有3、4百萬人,又生育率很低 1.2%,這個也是很慘的,這部分就整體社會來講,勞動人口結構會重新變動是不足的。」 63歲吳昇霖,年輕時任職台塑企業,後來也曾自行創業,生意收掉後,不得不重回職場。 派遣員工 吳昇霖:「家裡要繳貸款水電費一些有的沒的,沒工作也不行你會造成家庭負擔,雖然一天一千多塊照顧三餐勉強還過得去。」 63歲吳昇霖和55歲袁廣武,是台灣許多中高齡者處境縮影。他們勤快且經驗豐富;但為何不受一般企業主青睞呢?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 張淑卿:「我為什麼要聘一個可能他來這邊上班,有可能會跌倒的人。」 中高齡就業促進聯盟理事長 蕭忠漢:「企業是將本求利我要去算我的投資報酬率,我60歲只能用5年,我頂多用5年我30歲可以用35年。」 然而,台灣醫療品質提升,健康中高齡者投入工作,的確有助提升勞動力。 2019年7月,立法院三讀通過《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主管機關得補助勞工。另外,更開放企業以定期契約聘任65歲以上勞工。只是,反應兩極。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 張淑卿:「至少他有一個工作機會,合法資退你你懂嗎,我不用給你資遣費的概念。」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 辛炳隆:「很可能是3個月很可能是半年,甚至搞不好是一個月,那這樣對於這些有經濟壓力的人,他的就業變得很不穩定。」 儘管專法草案仍有提升空間,各界對於明確定義並禁止年齡歧視,違反者最高罰150萬元,並且舉證責任在雇主身上等構想,都認為是進步。 學者則指出,美國、日本是透過直接干預,引導企業晉用中高齡者。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 辛炳隆:「他們對於年齡歧視判定的標準,是用最後的結果譬如說你現在有一百個人來應徵,這裡面中高齡者占比是三分之一,你錄取的人就要有三分之一是中高齡者,我你不管有什麼理由你就是要做到這個部分。政府 他們有一些職務政府部門的,有一些職務是直接保留給中高齡者或高齡者。」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 張淑卿:「一個國家的進步,是來自於我們是不是可以對各種弱勢族群是平等對待的。他也想要有工作權,他也想要有社會參與權,他也想要有經濟自由跟獨立。」 國家、企業幫助更多中高齡者投入勞動市場,老有所用,發揮專長貢獻人群,是台灣建構現代化社會,需繼續努力的課題。

工作即道場 老中青職場共融

不少中高齡、高齡者感覺自己在體力、視力上,難以和年輕時候的自己相比。同樣道理,企業雇主用人時,也會顧慮這類員工,是否拖累工作效率;甚至,難以和年輕人共事,形成職場問題。2015年,勞動部訂定「推動中高齡者職務再設計計畫」,獎勵雇主創造友善設備、輔具、環境,幫助他們。但不少企業主,跑在政策之前,就為中高齡員工,重新設計工作場域、職前訓練,並且塑造老、中、青三代,彼此尊重的職場環境。他們是怎麼想的?又得多付出哪些心力、成本呢?帶您來看看。 新北市板橋區食品加工廠裡。近10位工作人員,在廚房裡忙碌。你可以拉一下倒數拉起來木耳讓它掉下來 60歲陳明玉,仔細調整爐火,不時戴起老花眼鏡檢視、翻動鍋子裡的白木耳 和一般廚房不同的是,這裡牆壁、瓦斯爐旁邊,多處黏著小紙片。 數字和原料名稱放大,讓陳明玉就算不戴老花眼鏡,也能跟上流程;生產線尾端,4年前退休再就業的葉麗卿身分說明CG:葉麗卿 60歲現任:食品廠人員 56歲退休。藉由支撐裝置,填充物料,手臂減少70%負重。 食品加工廠經理張家棆:「你只要扶著就好倒注液體,這樣手就不會受傷我們自己設計,然後請人家做的,嗨你好我們要來喝咖啡。」 三杯杯淺的巴拿馬一杯中的好因為是淺焙的所以不要悶蒸太久一般悶多久 林子良70歲,曾任職公部門46年。退休後,從咖啡門外漢晉身導師。他深刻體會,中高齡者學習新事物,最需要時間。 咖啡廳員工林子良:「你教太多他沒辦法一次消化那麼多東西,林子良的秘訣是,大量複習、延長授課時數,並且反覆實作。咖啡廳也設立烘焙坊,讓中高齡員工貢獻所長。」 轉化銀髮員工缺點,善用優點,反而帶來穩定客源,創造企業獨特性;不過,很多雇主擔心,若進用中高齡者,該如何與年輕員工共事呢? 我們會有15分鐘的禪修課,食品廠創辦人之一林益慶,曾是表演團體「優人神鼓」一員。他翻出每天上班前,50多位老、中、青員工,共同研讀的生活準則。 食品工廠總經理林益慶:「不分年紀提供友善的環境互相尊重,這一條就是第一條了,我們把工作當成一個道場一樣,每天來鍛鍊自己的心性。」 食品工廠員工陳明玉:「我們有忘記的時候,也都是會用笑笑地來跟我們說,很技巧地來包容,不會讓我們覺得沒有面子。」 食品工廠總經理林益慶:「我認為其實是當我們願意溝通的時候,事情只要被理解它就是不分年紀的。」 咖啡廳的兩代合作,則是讓中高齡者,先用手寫訂單,再與年輕店長合作,輸入電腦,製成報表。 童庭基金會執行長葉裕明:「最讓我感動的他們把這裡就當自己家裡一樣地,在整理管理者來講你會很放心,把這間店交給他們如果我繼續開一間店,我還是會傾向請中高齡的人。」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這種職場倫理的重新形塑,領導統御的這種東西,我就覺得需要一些課程來協助他們,你要教企業如何去善用這些中高齡跟高齡者。」 企業求生存之餘,願意多肩負一份社會責任,儘管初期得花費較多心力、成本;但長遠來看,社會形象、員工素質,更深植人心。

大齡勞工選擇少 勞務.業務職居多

電影《高年級實習生》裡,一位資深副總退休之後,再度進入職場工作。他憑藉數十年專業,幫助年輕的公司創辦人,成功度過經營危機。不過,現實環境裡,卻未必如此。勞動團體指出,許多二度就業的中高齡者,最終能找到的工作,不外乎「勞務」、「業務」等,通常專業門檻較低的類型。難以發揮過去職涯,所累積的經驗,形成人力資源浪費。這個現象有沒有可能改變呢?請看我們的報導。 退休校長傳授專業開創第2職涯,中高齡者求職勞務、業務職居多,保險業主管退休從零開始學習,「超高齡社會」須提升就業質量。 七歲才到八歲這是今年對不對所以去年是要怎麼做才知道去年幾歲。 台北市東區,學科加強班教室裡,老師正賣力幫孩子複習算術;台下的張金調,隨時關注學習狀況。 比如說2是在前面下午4點妳有沒有拿時鐘出來有有有很棒很棒對。 張金調,公立小學校長退休,進入民間機構,展開人生第二個職場生涯。 美語中心主任張金調:「我們有在旁邊會看課點他, 幫忙他讓他可以更快更順利地,來擔任老師這樣的工作,她憑藉31年教育專業,設計課程,傳授新進老師們,班級管理、師生互動、跟家長溝通的技巧。」 美語中心創辦人侯登見:「他們混在一起經驗都會很自然地可以傳授有這個能力跟年輕人再溝通所以沒問題很受歡迎。」 美語中心總經理侯光杰:「一看到她們做事的方法她們很從容地來做把經驗傳承以後他們就會比較放心一點。」 中高齡者累積的職涯專業,獲得企業主青睞,宛若電影情節;然而,回到現實世界,美好橋段,並非隨處可得。 中高齡就業促進聯盟理事長蕭忠漢:「兩個工作一個叫做勞務一個叫做業務你們做晚班晚班要值大夜班晚班要搬東西搬上搬下我年紀大了我體力差了我有辦法做嗎我沒有辦法做勞動部調查顯示,第一線服務、業務行銷等職業類別,佔據媒合排行版前5名。」 勞動部銀髮人才資源中心主任余璦君:「他們很有耐心和人際互動更圓融我覺得其實服務性質的工作是很適合銀髮族的。」 儘管民眾意向與廠商需求,在數據上大致吻合;然而,此類工作通常技術門檻較低,是否充分發揮了,中高齡者過去職涯,所累積的專業才能呢?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我們不能只看那個量,你有沒有就業我們更要看那個質現實面,看他可能比較適合,可是就勞動力本身來講,他是否真的很願意來從事這樣的工作,也不一定他可能是被迫的。」 中高齡者就業市場,不僅得觀察「量」的多少,更須關注專業-「質」是否契合。 倘若,短時間裡,政府措施、企業環境,難以量、質並重;回到求職者本身,「專業」有沒有可能被重新定義,促成勞資雙贏呢? 上午9點,台北市東區一處有機食品商場,68歲的許富貴,趁著客人還沒上門,加緊複習產品資料。 食品公司員工許富貴:「歡迎光臨啊啊,第一天第二天講不出來,然後在第三天時候,就把自己開放出來就講出來了。」 厚厚一疊上課筆記、手寫幫助記憶,訓練自己解說帶手勢。許富貴每天戰戰兢兢,宛若回到學生時期,準備考試的心情。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縱使你四十歲你就想像,你現在還是25歲的樣子,勞動者你本身你願不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 食品公司總經理張喬峰:「記東西背東西很慢,但是他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分享,就像說我今天在超市,買一個很棒好吃的東西,我迫不及待跟鄰居跟左鄰右舍分享。」 腰彎低面對客戶、放下身段學習,果然備受肯定。中高齡者有機會,重新定義「專業」,並且與雇主創造雙贏。 勞動部銀髮人才資源中心主任余璦君:「我們也發現很多的廠商,他們會願意再來找我們,希望我們再幫他們推薦銀髮族。」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加大力度,開發中高齡者擅長、符合其專業背景的工作 企業打破用人框架、民眾持續提升專業能力,三管齊下解決就業問題,已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