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保母
警務人員,也就是警察,主要的招募來源有「內軌考試」及「外軌考試」,內軌指的是警大、警專的畢業生,以去年2022年來說,排除消防、及海巡類考生,全部錄取了1千326名警務人員,當中警專跟警大、內軌制的考取者有788人,可以說,警專跟警大提供了較多的人力。
知「蝠」與 惜「蝠」
蝙蝠長久以來,蒙上神秘面紗,加上近年來的狂犬病毒和COVID-19病毒的揣測,使得民眾對牠們,敬而遠之。其實台灣本島和外島,目前共發現38種蝙蝠,有些棲息在人類生活圈,與我們很靠近。
垃圾去哪了
本專題獲得第35屆吳舜文新聞獎「國際新聞報導獎」 垃圾去哪了,追蹤全球境外垃圾的旅程。2018年,在中國政府決定禁止入口24種廢料,打擊「洋垃圾」的問題,而在全球掀起了回收產業鏈的崩解與重整,不只影響了回收產業,也對居民生活、跟垃圾處理都造成衝擊。
來半島行醫
恆春半島醫療現況,當地人口約5萬2000人,每年遊客約400萬人次,有衛福部恆春旅遊醫院和恆春基督教醫院、南門醫院3家地區醫院,因人口數少、地處偏遠,不利年輕醫師專業發展,薪資又偏低,難吸引醫師常駐,多依賴公費醫師及兼任醫師填補空缺,遇到重症或突發醫療,三家地區醫院仍無法應付。
流浪者之歌
1930年10月27日,賽德克族原住民因不滿日本政府長期壓迫,掠奪原住民資源,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起事,後來被日本平定,全族1200多人,倖存的 298 人被迫從他們的祖靈地遷往川中島(今清流部落)。
機不可失
無人機發展 機不可失,不僅僅是用來空拍 開拓視野,它也能協助救災 搶救生命,台灣曾用無人機載送解毒血清,美國用來運送移植器官測試成功,不斷刷新紀錄。針對無人機蓬勃發展,民航局今年(2020年3/31)新法上路,必須實名制登記註冊,還要考照才能飛。
焚化爐危機
全球垃圾處理,不外乎焚化跟掩埋。29年前(1991年)台灣第一座焚化廠完工啟用,開啟以焚化為主,掩埋為輔的垃圾處理政策,也是從那個時期開始,民眾才逐漸建立環保觀念。全台陸續興建26座焚化廠,啟用運轉的有24座,至今絕大多數都已經中高齡,面臨整改和提升效能的大關卡。
遊必有方
新冠疫情解封,帶來國內旅遊爆炸性人潮,綠島、澎湖、小琉球等離島,因為遊客暴衝,衝擊當地居民生活,並且造成動植物和海洋的生態破壞。小琉球設籍人數1萬2000人,常住人口8000人,疫情解封的暑假,登島人潮失控中,一天湧入1萬人。不得不採取強硬措施,但最近正逢綠蠵龜上岸孵化期,限制遊客到沙灘,還是許多遊客闖沙灘。
花燈美麗與哀愁
1990年起,每年元宵節都會舉行燈會,這場燈藝節慶活動,由交通部觀光局、跟各主辦縣市政府共同主辦。看完了熱鬧,您有沒有思索,這些美麗的花燈,在燈熄後,究竟去了哪裡?
哇這是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留心,不難發現!台灣推行二十多年,立法規定公有建築物及政府重大公共工程,應設置藝術品,美化建築物與環境,設置金額不得少於建築物造價1%,作品呈現百花齊放。
世界母語日
世界母語日定為每年的2月21日,由UNESCO於1999年提出倡議,從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為「世界母語日」。目標是向全球宣傳保護語言的重要,促進母語傳播的運動。避免地球上大部分的語言消失。
山林解禁
台灣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高達268座,政府在今年10月宣布「山林解禁」,「爬黑山」將成為歷史,但您知道山域事故近年來平均每年近200件,較2004年前增加十倍之多嗎?
動保噩夢捕獸鋏
每到秋冬季節,台灣都能看到候鳥、黑面琵鷺的蹤跡。但最近在宜蘭,有鳥友卻發現,有一隻黑面琵鷺的腳,被獸鋏夾住了,雖然還能飛行,但行動相當不方便,不單單是黑面琵鷺,救援團體常常接獲通報,總有貓或狗誤踩捕獸鋏而受傷。永無止境的救援工作,其實相當困難。
移轉30年
1989年10月,台灣為了解決人力不足問題,開放引進俗稱外勞的外籍移工,到今年正好滿30周年,移工依舊是台灣傳統勞力產業的主要人力來源,30年後的今天,在台移工人數已經近71萬人,從營造業、漁業到長照家庭,都看得見移工身影。
多事之秋
外來種生物「秋行軍蟲」,讓台灣繃緊神經,其中雲林從6月開始爆發秋行軍蟲疫情,4個月過去災情不僅沒有減少,還成了重災區,而且速度相當快,連外島的澎湖和馬祖都出現農作物危害。
紅火蟻危機
有一種螞蟻,牠是國際間的頭要敵人,只要入侵,攻城掠地,牠就是來自南美洲的「紅火蟻」。2003年入侵台灣之後,目前全台多數縣市淪陷,新北市淡水,今年(2019)的紅火蟻通報數量,成長到去年的兩倍,林口、三重、新莊和板橋等地區,也是蟻患頻傳。
護生路
全台灣的公路總長度超過2萬公里,密布程度就像是人體的微血管一樣。但這些人類走的路,同樣也是動物必經之道,依據高公局近十年(2009至2018年)的統計,路殺致死數量最多的是鳥類,總數高達4.6萬隻,其次是貓狗類,為數1.6萬隻,至於大家所關注的石虎等保育類動物,數量大累計有3000隻左右。
萬物有情
「護生」的概念,從最基本的「尊重生命」開始;所謂的生命,除了動物,更涵括天地眾生。台灣的生命平權運動,在2017年初,零安樂死政策上路之後,被視為是一大進步,從政策面落實「護生」的概念,民間,這樣的力量方興未艾。
嗅覺小尖兵
非洲豬瘟進逼國門,台灣仰賴這群「護國神犬」,檢疫犬,每天在機場為國人的食品安全把關,這群我們熟知的米格魯,甚至還能為我們的生態環境貢獻心力,像是紅火蟻防治、褐根病菌感染,都靠嗅覺而獲得控制,偵測的準確度,甚至比兩三百萬的化學偵測器還要高。
終結山老鼠
台灣有六成的土地都被茂密的森林所覆蓋,面積超過2萬1千平方公里,台灣每年被查獲的林木盜伐案高達3百多件,被盜伐林木的價值更高達新台幣3到4億。守護珍貴林木的巡山員和森林警察,全台灣只有一千多人,當偷竊貴重木的事件持續發生,調查卻困難重重。
我的寶島夢
臺灣一直以來都被稱作"寶島",除了特殊的地貌,也素有亞洲天然植物園、水果王國、海洋生物牧場、珊瑚王國和蝴蝶王國等眾多美譽!當然,最美的風景是人!也因此吸引許多外籍人士移居寶島,追尋他們的夢想。
海廢東台灣
花蓮海岸線總長124公里,有天然美麗的斷崖景觀,緊鄰廣闊的太平洋,好山好水,常是民眾休閒遊憩的好所在,但現在花蓮的海岸及河川,開始也有了廢棄物,花蓮縣環保局,啟動海底垃圾調查計畫,一年分四季,邀請志工隊,調查七星潭及石梯坪海域,以及花蓮四條溪流,美崙溪、吉安溪、花蓮溪以及秀姑巒溪,調查這些垃圾從哪裡來?
大地小農
花蓮近年有不少農村青年返鄉,有些繼承父母工作、有些因沒有更好的機會、有些因不同的生活體悟,決定成為青農,因為比長輩接觸更多環保觀念,所以選擇友善大地的耕作方式,大地小農系列專題,深入了解疼惜土地的智慧。
天擇中橫路
等19年終於等到,中橫便道開放中巴通行!921地震後,造成台8線上,谷關到德基路段交通中斷,聯絡谷關及梨山的「台8臨37線便道」成為梨山往返台中的主要道路,想要進入梨山的遊客,必須繞道合歡山,多花四個小時車程,2018年11月16號起,開放二十人座的中型巴士通行,採訪團隊實地調查修復後的中橫便道,目前仍潛藏危機。
汙染變奏曲
美麗的南台灣,本是稻米產地,卻變相淪為廢棄物非法棄置場,農田魚塭一塊塊淪陷。從沿海地區地下層下陷、不利耕作區,到埤塘魚塭陸續釋出種電,有心人士有機可趁,藉機利用廢棄物,或者是被禁止用在農漁牧用地的再利用資源回填,一塊塊攸關食安的田地,正被鯨吞蠶食,響起「汙染變奏曲」。
回家的路
這條回家的路,命運多舛,因為環保團體憂心,花東淨土遭到破壞,糾結長達10年,從原先的國道蘇花高,變成省道蘇花改。蘇花改全線暢通,多數鄉親正在引頸期盼,只是,願望實現之前,每個關關卡卡,正要一一克服。
搶救文化記憶
新竹市太原第老宅,2018年除夕遭拆除,引起古蹟保存者的論戰,根據2016年文資法的修改版本,破壞古蹟罰金從最高100萬,提高到20倍的2000萬,若是歷史建築,也從15萬變成100萬罰緩。但對屋主而言,寧願交罰款了事,因為龐大的土地利益,與保存文化,孰輕孰重?心中自有一把尺。究竟文資法原本的美意,會不會打折扣,這道習題該怎麼解?
與山和解
這幾年台灣山區,面臨大量的違法開發、破壞,情況越演越烈。如何廢耕造林?還山林原始風貌?我們的採訪團隊在2011年前往採訪,看到這些廢耕地,種下了許多櫻花苗,但今年再訪卻仍是一片荒蕪。與山和解,如何達到雙贏?
開山門之憂
當平地的土地越來越少,很多業者,把開發腳步轉移到山區!山林蓋房問題,錯綜複雜,去年農委會修改「山坡地開發利用回饋金繳交辦法」,與舊版相比,新版本是依據實際蓋房子的面積計算,不只計算面積縮水,業者繳的錢也少了,環團擔憂,變相鼓勵開發。實際情況如何?開山門之憂,追蹤報導。
食山記
台灣多山,八八風災時,高雄甲仙小林村,大規模深層崩塌,一夜之間,全村湮滅。同樣的災害,目前正在威脅梨山,沿線的不當開發,不斷侵蝕地質脆弱的山坡地。食山記,帶您直擊山林的開發危機。
杉林大愛園區 用愛守護小草長大
莫拉克風災後,慈濟除了運用八十八天打造杉林大愛園區,高雄慈濟志工更在園區開闢了孩童的課輔班及家長的蕙質蘭心班,十年來從不間斷,讓品格教育在園區扎根,透過孩童了解家庭狀況給予協助,用愛默默守護杉林大愛園區。 慈濟志工 林金亮:「我們也知道這些孩子是這樣子(受災的),一次兩次這樣來之後,跟孩子就培養很好的感情。」 每個星期三下午,慈濟志工林金亮就會開車,為的是接送教育志工前往杉林大愛園區。 慈濟志工 林金亮:「你差不多多久去一次,一星期固定星期三,所以這樣持續多久了,要十年了吧。」 10年來,無論颳風或下雨,杉林課輔班照常開課。 慈濟志工 林金亮:「進來以來跟孩子接觸,感覺到他們真的很需要有人陪伴他們啦。」 慈濟志工 朱妍綸:「因為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孩子也是社會的希望,杉林的孩子就是,杉林大愛園區未來的希望。」 儘管有時候會出現老師比孩子多的情況,不管出席率如何,教育志工平常心陪伴。 慈濟志工 朱妍綸:「譬如說下雨天啦,人數就很少,他有時候心情好的時候,或是心情不好的時候他會來,孩子他自己會去選擇,但是我都覺得,來一個就是一個。」 杉林國中校長 梁坤茂:「我們杉林區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偏遠比較弱勢的地區,有這樣的課輔班,一來可以加強他們的課業之外,二來可以讓孩子們放學之後,有一個地方可以安靜地讀書。」 剛考上旗山農工的吳妏真,今天也特地來當課輔小志工。 旗山農工學生 吳妏真:「我是從國一來這裡,我是從國三的時候開始加入,幫他們教功課啊,教他們一些東西。」 慈濟志工 林金亮:「早期那些孩子現在很多,都到大專院校或是高中國中,他們都是到後來,反而是他們對我們很親啊就對了。」 慈濟志工 朱妍綸:「我們必須更了解孩子,更懂得孩子的家庭問題。」 來到林碧蓮的住家,大家話匣子打開無話不談,8年前她從大陸廣東嫁來台灣,住進杉林大愛園區,先生突然往生,她成單親媽媽扛起一家生計,是園區慈濟的蕙質蘭心班,陪她走過悲痛。 杉林大愛園區住戶 林碧蓮:「他們會聽我們講一些,就是生活上的不開心啊,或是遇到的一些困難,他們就是會靜靜地聽,幫你分析啊,可以把心靜下來。」 每星期的蕙質蘭心,志工關懷對象是園區的婆婆媽媽。 從孩子到家長,用愛深入每個家庭,期盼用教育,翻轉孩子的未來。 許文玲 文字撰稿 林道鳴 攝影剪輯
再見吧山葵
很多人都聽過,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這座山脈風景優美,是著名的觀光景點,但地形陡峭,加上多處地質屬於脆弱的沉積岩,終年崩塌不斷。不過,阿里山區因為終年氣溫低於23度,溼度80%,森林茂密遮蔭能力強,陽光也很充足,加上水質又好等等特殊風土,成為台灣山葵,也就是哇沙比的唯一產區。
鮭鄉路
根據復育計畫評估,櫻花鉤吻鮭至少要能夠在三條溪流中存活,日後才可能在野外繁衍。過去始終找不到第三條可以野放的溪流。去年十月,雪霸跟太魯閣國家公園,首度攜手合作,在大甲溪另一條上游「合歡溪」,放流一千尾種魚。這不但是櫻花鉤吻鮭,首度離開雪霸的保護範疇,也是歷年來「放流」海拔最高的一條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