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食之道」 氣候變遷下的糧食挑戰
珍食之道,大愛新聞2019的旗艦計畫,帶您看見天氣之間的氣候變遷,跟飲食之間的關聯性。在今年的旗艦計畫當中,我們總共派出了四組記者,前往四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首先我們看到日本,這是鄭青青和李俊葳,他們前往北海道跟京都,看日本的糧倉,至於在南亞部分呢,越南地區派出的是,張澤人和李岳為,觀察越南土地鹽化的問題,還有國人比較少前往的蒙古,我們派出的是萬家宏和吳志怡,觀察當地的天氣樣貌,而至於台灣,當然少不了資深記者謝啟泉,帶大家來看我們所面臨的氣候和糧食挑戰到底有哪些。 第一個 我們帶您看日本,北海道是國人相當熟悉的旅遊景點,北海道在今年二月的時候,歷經了當地62年來最冷的冬天,氣溫來到了零下31.8度,可是呢 到了夏天的時候,又熱到受不了,高溫來到了攝氏39.5度,這一來一回,不過是三個月的時間,溫差卻達到71度之多,別說是人和動物受不了了,大自然的農作物,當然也承受不起。 接著我們看到的是蒙古,蒙古的國土面積和地形地貌都很特別,百年來他們的氣溫上升了2.24度,這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之多,而台灣的數據是在百年來上升了1.4度,蒙古因為氣候上升加上少雨,乾燥沙漠化的面積越來越大,現在國土當中的百分之七十七都已經沙漠化了,想要種出豐富的農作物真的是難上加難。 至於越南的問題又是什麼呢,那更嚴酷了,老天爺這幾年對越南,要不就是乾旱少雨,要不就是多雨所導致的水患,大家是輪番上演,加上越南素來都有土地鹽化的問題,導致他們的稻米年產量是逐年下降。 最後回過頭看台灣了,大家還記得嗎,今年年初過年的那段期間,台灣天氣真的好熱喔,這可是本地72年來最暖的一個冬天,所以呢農作物的損失也不少,達到了5000公頃,在畫面當中我們看到的,這一些蔬菜水果乃至於茶葉,都是我們以為稀鬆平常的農作物,可是今年因為暖冬的關係,它們的產量都下降了。今年開始我們將透過24集的旗艦報導,帶您走訪四個不同的地區,看看他們呢到底面對了哪些氣候的考驗,也要看在大自然極端的考驗之下,這座糧倉發出了什麼樣的聲音。 乾旱加上高溫,哥倫比亞的森林和農田、付之一炬。但兩個月後,竟然面臨世紀水患。 旱澇不均,讓南美災情連連,類似的極端氣候,也在東非出現。 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系教授 申雍:「全球氣候暖化,會造成的效應 ,除了讓我們溫度升高以外,很大的一個(影響),就是讓極端氣候,或者是異常的氣候,發生的頻率會增加,這個是全世界,都有看到的現象。」 聯合國調查:異常氣候、戰亂和經濟蕭條,造成全球53個國家、1.13億人口,嚴重糧食不足,像蒙古地區、就面臨了嚴峻的天候挑戰。 記者 吳志怡:「過去全蒙古有四萬多個水井,是牧民主要的用水來源,不過現在這些水井,幾乎已經看不到了。」 蒙古牧民 巴赫特吉勒:「今年冬天沒有下雪,很乾燥,沙塵很多,砍草量也不多。」 百年來,蒙古升高的溫度,是全球平均增溫的近3倍,因為高溫,讓當地90%的雨量、在大氣中蒸發,於是平均降雨量、減少7%。 氣候乾旱、加上土地退化,蒙古的牧草、長不出來,因此、農業發展困難,耕地面積只占全國土地的0.8%。 記者 吳志怡:「蒙古因為嚴酷的天候條件,想要在冬天種植這樣的作物,就一定得要靠溫室了。」 蒙古農業大學生態系統中心主任 烏那達爾瑪:「中度跟嚴重型退化的土地,不是因為缺水的問題,而草長不出來,是因為土地,已經失去了它的恢復能力,所以才沒辦法長出植物。」 蒙古近2/3人口、處於輕度和中度的糧食不安全狀態,另外1/5人口、則面臨嚴重的糧食不安全處境。預估2050年,蒙古將成為極度缺糧的國家。 極端天候、衝擊各國糧食作物,連世界第二大的稻米出口國「越南」,也不能倖免。 越南台商 王寬鴻:「以前北越基本上,大概一年頂多碰到一次颱風,這幾年大概一年,都會碰到三、四次颱風。」 全球各地的總雨量、差異不大,但變得分配不均,當暴雨在短期下完,剩下時間、就是不下雨的乾旱期。 時而水災、時而旱災,導致越南檳椥省的海水倒灌、湄公河臨海土壤、嚴重鹽化。 越南檳椥省安協社人委會農業課長 梅文智:「(檳椥省)巴知縣,有一萬兩千平方米的種植面積,全部沒有收成。」 越南檳椥省農民 蔡文舞:「結穗的時候,雖然外表看起來正常,但裡面大多是空包彈。」 農作物歉收,居民吃不飽,連民生用水、都不可得。由於當地沒有自來水管線,只能依賴地下水,但土地鹽化後,井水太鹹、不能喝了,於是,雨水成了活下去的希望。 越南檳椥省居民 阮氏紅琛:「雨水先被屋簷的水槽收集,我們再接水管,把雨水引進水塔裡。」 越南檳椥省居民 楊氏安:「水塔裡面儲存的水,我用來煮飯。」 記者 張澤人:「檳椥省安協社的村民,每年要碰上半年以上的旱季,他們自己興建這種小容量,五百公升的水塔(儲水槽),不過根本不夠用。」 乾淨的水,是一切飲食的基礎,但溫室效應讓水的循環、非常不均。 越南慶和省鹽農 阮塔賴:「氣候變遷,對製鹽業的影響很大,如果雨水太多 就無法產鹽,如果太乾旱,產鹽就會太多,我們也賣不完,只能留在原地。」 聯合國指出:越南和其他國家,近年來、氣候變幻莫測,居民陷入聽天由命的困境。像越南的南定省,短短十年間,鹽田從90公頃、縮減為20公頃,鹽業受重創。事實上,極端氣候的最大受害者,還是全球的農民。 日本北海道農夫 今村釐弘:「有紀錄性的極端氣候,以前不常看到的現象,現在卻很常發生。」 2019年5月26日、北海道高溫 39.5℃,打破127年來、最炎熱的紀錄,但這只是日本極端氣候的冰山一角。 記者 鄭青青:「這裡是北緯43度,也是北海道最北的一個農園,再往北就不太能種植任何東西,近年來,北海道天氣越來越熱。」 日本(櫪的簡寫)木草莓研究所負責人 岩崎慎也:「現在地球暖化,我們也要適應地球,不要氣餒,要盡量研究開發新的品種。」 農業的彌補措施,趕不上人類破壞大自然的速度,於是全球天災劇變、接連出現,包括台灣。 2018年冬季,台灣日均溫20.46℃,創下七十二年來的最高紀錄,也成為史上第四個沒有寒流的冬天。 暖冬影響,全台農作物損失、超過3.5億元,損害面積五千多公頃,旱災農損、創歷年新高。 全台農作物損失、超過3.5億元,損害面積5361公頃。 研究發現:台灣在1993年前,大水災的間隔時間,約為18年,而大規模旱災的相距時間,也有15年上下,但近年來,旱災和水災的時間差距,縮短為10年以下,不但越來越頻繁,每次災情也更顯著。 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系教授 申雍:「(台灣)乾旱跟水災,發生的頻率,時間間隔,基本上縮短很多。」 昔日的百年颱風、水災和旱災,如今變成常態,聯合國警告世人:到了2030年,氣候變遷、將引發農產大幅銳減,屆時1.22億人口、陷入極端貧窮和飢餓處境。 採訪撰稿:吳志怡、鄭青青、張澤人 攝影剪輯:萬家宏、李俊葳、李岳為
「珍食之道」極端氣候首當其衝 飛向蒙古尋解答
珍食之道,今日的餐桌,明日的地球。蒙古三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分別是馬鈴薯、紅蘿蔔,還有小麥,帶您走入蒙古這個國家,首先來認識它,國土面積156平方公里,是台灣的43倍之多,可是人口非常的少,只有300萬人,大概是台灣的八分之一,地廣人稀,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雨量也很少,降雨加上降雪,每一年的雨水兩只有50-400毫米左右,大概是台灣的六分之一。蒙古主要的產業是畜牧業,百分之三十的老百姓靠畜牧為生,牛、馬、駱駝、山羊、犛牛等等,都是他們主要賴以為生的夥伴,也是他們的經濟牲畜,可是這幾年蒙古面對非常極端的氣候考驗,又是沙塵暴又是大雪,很多牧草毀傷,牲畜沒有東西吃,當牲畜死亡的時候,人類的生計就面對了挑戰。早在1992年的時候,蒙古就飽受天災之苦,當時的蒙藏委員會委託慈濟前往發放,採購了奶粉、毛毯,還有禦寒衣物,讓當地的牧民可以度過艱難的冬天,時間過了20多年,蒙古的極端氣候還有糧食短缺的挑戰,似乎更勝於以往。 陽光照耀的白日,突然間地平線上出現了大片沙塵,藍天漸漸暗了下來,遠方的沙塵,很快的鋪天蓋地而來,將天空染紅,沙塵暴出現的兩大條件,沙原和強風,春季的蒙古全都具備,而不斷增加的土地退化和沙漠化面積,更增強了沙塵暴發生的頻率。 氣象水文局氣候變化司長 甘伯魯德布:「最近的研究,蒙古全國總面積的76.8%已經沙漠化,其中24%是嚴重沙漠化。」 一早,牧民把牛群放出去,在草場上自由採食,但草木稀落,成了牧民現在最大的擔憂。 牧民 巴赫特吉勒:「草還沒長出來,牠們吃不到草,早上我們已經在院子裡餵了牠們牧草,現在牠們去河邊喝水,等下牠們喝完水,自己就會回來。」 乾旱讓草地變少,缺少植被覆蓋的土地,止不住漫天黃沙,也讓牲畜缺少食物的來源。 蒙古一半人口從事畜牧業,2018年普查,牲畜量多達6,600萬頭,比人多出了20多倍,創下歷年新高。 蒙古草原雖然看起來遼闊,但是有超過6千萬隻的牲畜在草原上吃草,炎熱的夏季,降雨減少,草長不出來,牲畜獲取食物的來源正在快速消失,這對夫妻從小在這裡長大,眼見草木蔥蘢的富饒之地,已經不再。 牧民 巴赫特吉勒:「旱災的時候也很困難,我們這個地方沒有草,草長不出來,會跟著別人,要到別的省分去砍牧草。」 夏季乾旱,為了要讓牲畜在冬季有足夠的牧草可吃,每到夏天,他們必須帶著牲畜到600公里遠準備牧草,否則到了冬天,飼料耗盡,購買牧草會是一大負擔。 其實蒙古游牧人口正在下降中,但牲畜的數量卻不斷增加,中央省主管牲畜繁殖的官員指著地圖直言,牲畜太多導致的過度放牧,已經讓蒙古草原深受影響。 中央省食品與農業局牲畜繁殖處長 達希杜拉母:「紅色的部份是,牧區的承載力超出了好多倍,紅色部份的70%,都是已經沙漠化的,意思就是,動物太多,牧區不夠使用。」 蒙古特有的天氣型態「白災」,蒙古語稱zud,厚厚的積雪讓牲畜無法覓食到牧草,如果夏季又沒有吃進足夠的牧草儲存脂肪,就會造成大量牲畜死亡,過去白災平均12年發生一次,牲畜損失4000萬隻,但是近30年,頻率增加,氣候條件也越來越極端。 夏季乾旱,冬季暴風雪,帶來最直接的損失就是牧草短缺牲畜死亡,飼養牲畜是蒙古35%家庭的唯一收入來源,但一場白災,讓許多原本擁有上百隻牲畜的牧民,財產瞬間歸零。 牧民 巴赫特吉勒:「有遇到過白災,1999年那年的白災,幾乎全部牲畜都死掉了,只有一兩隻小牛剩下來養。」 牧民 扎爾恆:「我就開始在度假村找工作,在那邊工作了幾年,在度假村是幫人家做擠牛奶的工作,度假村工作了幾年之後,從一兩隻牛開始養大慢慢變多,才搬回鎮中心生活。」 沒了牲畜,牧民們的生活難以為繼,讓這個家庭一度被迫離開游牧,但是當極端氣候從異常成為一種常態。 牧民 巴赫特吉勒:「我非常擔心,因為我們現在的生活就是依靠養牛為生,所以非常擔心。」 採訪撰稿 吳志怡 攝影剪輯 萬家宏
「珍食之道」河枯竭.湖消失 蒼穹下生存困境
珍食之道,今日的餐桌,明日的地球,今天的旗艦計畫報導我們要帶您繼續前進蒙古,首先是她,華人世界家喻戶曉的詩人,她是席慕蓉,她是蒙古人,在四川出生 在台灣長大,曾經席慕蓉寫下了這樣兩句短文,讓我們看到了天氣的不同。她說 可不可以讓我變成一隻候鳥,夏天的時候我要在蒙古,冬天的時候我要回到台灣,可見得夏天的蒙古是涼爽的,冬天的台灣是溫暖的,透過這樣兩句詩諺,我們也了解到,蒙古的氣候在冬天是相當相當的嚴峻,我們還是回過頭看蒙古的地理環境,它有29.3%的國土面積是永凍土,百年來氣溫上升了2.24度,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之多,而且蒙古的永凍土在暖化當中不斷地融化,土融化之後很多細菌跑出來了,農作物生病的情況就顯得更為嚴重,此外蒙古的高原水分蒸發得相當快,曾經它是擁有4000多座湖泊的國度,但是在最近,湖泊的數量只剩下1000座左右了,所以綜觀這兩天的專題報導,我們可以了解到蒙古現在的氣候樣貌,有四個面貌可以來形容,第一水源變少,第二溫度變高,再來沙漠面積變多,草原面積變少了,無怪乎氣候變遷的考驗,對蒙古來說是一大課題、是一大難題,而蒙古人其實也發現了這一點,好比說在2010年的時候,蒙古內閣的氣候會議就搬到這個地方,這是哪裡,這是沙漠、大戈壁,非常非常的熱,你看有政府官員、有學者專家、還有大批的媒體記者,專程來到這裡開會,為的就是體驗一下,這裡有多熱,沒有水可以喝的狀況有多麼的難受,而蒙古向來是以牲畜作為他們主要的產業,養了這麼多的牲畜,吃了這麼多的牧草,喝了這麼多的水,勢必會讓氣候變遷,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聯合國的科學家已經觀察到這一點,所以這幾年他們用人為的力量,進入蒙古,想要改變草原上的生態。 2019年初,才冬末春初的時節,蒙古已經出現了好幾場森林大火,原因就是天氣實在太乾燥了。 這裡看似草原,但如果近看事實上呢,草原都已經乾枯了,雖然不是完全的沙漠化,但是當地居民告訴我們,這裡過去這裡是很好的牧場,但現在已經長不出牧草,只剩下這樣的沙土了。 蒙古氣候變遷特別大使 巴圖札爾嘎拉:「蒙古的雨水量降低,70年當中,平均降雨量減少7%。」 1880年至2012年,百年間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0.85℃,但1940年至2014年75年間,蒙古的平均氣溫卻升高了2.24度,是全球平均氣溫的三倍,對一個極度寒冷的國家來說,變暖是喜是憂,蒙古氣候變遷大使高聲呼籲。 蒙古氣候變遷特別大使 巴圖札爾嘎拉:「蒙古人認為我們國家冬天很冷,變暖不是很好的事情嗎,討論這個問題有必要嗎,不過我很想解釋這個說法是不對的。」 2016年俄羅斯牧區爆發炭疽病,一名男孩死亡,就是全球暖化所致。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副主任 湯森林:「氣候變遷氣候暖化,永凍土溶解,這些細菌活躍起來,活起來之後它被風或各種其他的力量作用,它飄到空氣中。」 蒙古總面積的29.32%都是永凍土,但現在永凍土卻以每十年增加0.15-0.22度的速度在增加,全球暖化演變成公衛危機,乾旱和氣候災害,讓蒙古的地形地貌也跟著改變。 蒙古地處中亞,乾燥蒸發速度快,過去大大小小的湖泊有四千多處,但現在只剩下一千個。 水資源的供應受到威脅,動物找水和食物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牧民 巴圖保勒德:「我家住在這兩個山頭後面,我通常讓牲畜喝這邊河流的水,我要幫忙羊過馬路,我都不會離開我的羊,經常要顧著牠們,要不然這裡車比較多比較危險。」 公路把草原分成了兩半,羊群為了喝水,橫跨公路,游牧生活離不開水草,僅管危險還是得逐水草而棲。 牧民 巴圖保勒德:「水資源對整個世界來講越來越減少了,有一些本身有水的地方就沒有水了,要走五公里,要走五公里的地方,羊才喝得到水。」 天氣越來越乾,大自然的資源不夠用,付費的供水站,成為牧區就近的供水來源,牽馬飲水是扎爾恆每天的例行工作。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發布的全球糧食危機報告,橘色區塊的蒙古,壟罩在糧食不安全之下,預估2050年成為極度缺糧國家。 為了協助蒙古牧民提升對抗極端天候的能力,國際糧農組織在蒙古實施「早期預警早期行動」的計畫。 聯合國糧農組織蒙古代表 韋納伊德:「他們有太多的動物,但是並沒有很好的生產力,牲畜沒有餵養得很好,也不是很健康,所以我們希望將關注力從數量轉向質量。」 糧農組織的干預措施讓最容易遭受災害的牧民,可以及時的控制成本減少損失。幾千年來,蒙古牧民已經學會了適應環境,但是快速改變的極端氣候,已讓他們無力對抗。 蒙古氣候變遷特別大使 巴圖札爾嘎拉:「很多人認為蒙古人都很適應環境,不過之前的變遷是很漫長的,人跟牲畜都會慢慢的適應,現在氣候變遷的速度很快,是很突然發生的,很不容易馬上適應。」 這首歌歌頌著蒙古草原青草茂盛的美景,幾世紀以來,蒙古人和他們的牲畜一直生活在草原上,牧民的微小奢求僅僅是,牲畜能吃得上草,喝得上水,但降雨改變,今年草轉綠的時間就延遲了,沒有水,就沒有綠草,更不再有食物。 地球環境是全球性的,發生在蒙古的極端氣候,不會只停留在蒙古,會改變的也不光是蒙古草原,地球上每個國家,人類和動物的生活,都正在改變。 蒙古牧民甘之如飴的守著這群牲畜和草原,但縱使有廣闊的草原,水 食物 和空間都在快速減少中,蒙古人正在適應氣候的變化,以及時代的變遷,盼望著後代子孫,能繼續站在遼闊的大地上,仰望蒼穹。 吳志怡 採訪撰稿 萬家宏 攝影剪輯
「珍食之道」靠羊絨撐起經濟 過度放牧毀植被
珍食之道,今日的餐桌,明日的地球,今天來到專題報導的第四集了,看到這個場景,又是蒙古包又是動物,大家就知道我們要繼續前進蒙古,冬天天氣很冷的時候,許多人喜歡穿上羊毛衣來保暖,但你可知道世界上有另外一種,這個據說是比羊毛衣更保暖的,歐美國家把它稱為Kashmir,中文我們叫做喀什米爾羊毛,雖然聽起來都是羊毛,但此羊非彼羊,它來自兩種不同的動物,首先我們看到一般的羊毛衣來自於綿羊,可是Kashmir來自於山羊,也就是羊絨,它的特色是它更保暖而且更柔軟,那麼一般綿羊所產的羊毛衣呢,特色則是產量比較大,而且價格比較經濟實惠,今天我們主要談的是羊絨了,來看到世界上只有高海拔的寒帶地區,他們所生產的羊絨素質是比較好的。 全世界三大出口國,分別是中國大陸、蒙古、還有伊朗,如果以蒙古來說的話,他所擁有的是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羊絨出口,於是為了經濟,蒙古人大量飼養山羊,擁有1960萬頭的山羊,如果換算成人口數的話,平均每一位蒙古人,他就擁有六頭山羊了,這不包含他擁有的其他牲畜,是不是一個動物很多的國家呢,可是山羊在草原上,看起來雖然挺可愛的,而且一整片在吃草,看起來非常壯觀,可是在吃草的過程問題就來了,我們透過近一點的特寫畫面來看看,山羊吃草牠是這樣子的,牠的腳一直扒一直扒,把這個草根都扒起來了,所以換言之,當我們養了越多的山羊的時候,我們的草原面積就會一直在縮小,那麼蒙古人到底是要養山羊來賺錢,還是環保、保護草地呢?這又再次陷入了環保和經濟兩難的議題。 蒙古哈斯台國家公園,占地506平方公里,著名的蒙古馬在這裡,受到雨水和陽光的滋養,但森林草原減少,他們的生存空間,正面臨最嚴苛的考驗。 蒙古農業大學生態系統中心主任 烏那達爾瑪:「我們會把牧區分成輕度中度跟重度退化,輕度型的牧區如果能移除牲畜兩到三年,土地就很容易恢復,自然而然地就會恢復,中度跟重度退化,就沒辦法恢復,我們用了16年的時間研究,中重度退化即便移除牧區的牲畜,還是看不到它會恢復。」 正因為如此,研究單位要趕在土地退化至中度之前,防止它繼續惡化,烏那達爾瑪教授的研究基地就在這片國家公園內。 我們現在看到這個圍起來的區域,就是蒙古農業大學在自然國家公園內的研究,他們依照土壤上面分布植物的不同,區分為正常輕度中度跟重度的破壞,之所以還要用一個柵欄圍起來,就是希望杜絕任何人為跟牲畜的干擾。 蒙古農業大學生態中心研究員尼 瑪策仁:「這個地方圍起來之後,土地就恢復了,其他的地方不會恢復,這個點因為已經圍起來才會有恢復,但是有些地方重度退化的,再怎麼圍起來也沒辦法恢復。」 草原上的羊群,如同一顆顆滾動的白色珍珠,享受著溫暖的日光浴,這群飢餓大軍,不斷覓食,不斷移動,牠們並不知道,這片草原有多重要。 我們看到這群羊群,你會看到裡面有羊角的山羊,還有白色的綿羊,其實蒙古的牧民他們非常的有智慧,他們會特別去控制山羊跟綿羊的數量,主要就是山羊牠在吃草的時候會用牠的腳蹄這樣把草給刮起來,對於草原的破壞比較大,所以牧民們要特別地去控制山羊的數量。 眼前的山羊正用腳刨開土壤,這樣的吃草方式,讓放牧過山羊的草原就不能再繼續放牧其他牲畜了,得等隔年新草再生。 蒙古氣候變遷特別大使 巴圖札爾嘎拉:「現在羊絨產業價格越來越高,為了要採到羊絨,牧民都飼養山羊,山羊很會吃草,容易破壞牧場的草,羊的頭數跟牲畜的結構產生了變化,造成了沙漠化。」 蒙古羊絨供應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羊絨價格牽動著草原的羊群數量,蒙古草原已經陷入暖化和乾旱的惡性循環,自古以來多達六百種牧草的豐饒牧場,有些土地已經無法再生長。 《史記》記載霍去病擊敗匈奴,登臨「翰海」指的即是「大漠」,但所謂的戈壁荒漠,並非我們想像的寸草不生,在礫石堆和沙丘中,還是有草木植被,生長著堅韌耐乾的短草。 蒙古農業大學生態中心研究員 尼瑪策仁:「在冬天的時候,我們現在看到的植物都已經枯乾了,一到夏天的時候都會長出來,不像現在看到這樣一直颳沙,夏天的時候剛好沙漠的植物長到60-80公分,長到我的膝蓋這裡,所以這裡一片都是綠色植物。」 很多人以為蒙古就是荒漠與草原,但事實上,蒙古地形變異極大,北部林木蒼翠 高山峻嶺 原始森林 中部廣闊草原 往南半沙漠到植物稀少的沙漠,從北而南依次分布,幅員遼闊,耕地面積卻只占了這個廣大國家的0.8%。 蒙藏文化中心導覽員:「您看到這個農作就是他們在種小麥,因為高原不像我們台灣是種稻米。」 知名畫作蒙古的一天,描繪了蒙古的農耕生活,2018年蒙古才剛完成全國第一階段農業區畫分,全國農作物種植面積49.7萬公頃。其中,小麥種植34.3萬公頃,馬鈴薯1.3萬,蔬菜8300,僅占國土面積的0.5%。 我們看到這片剛犁好的田,未來就是要種植小麥的,小麥跟馬鈴薯是蒙古國主要的農業作物,不過因為國土遼闊的關係,所以60-90%幾乎都無法使用灌溉系統,而是看天吃飯,所以收成的好壞與否就與氣候息息相關,如果天氣太過乾燥收成就會不好,所以蒙古國也預估,未來如果溫度持續升高,這些作物的產量將會逐年下降。 蒙古的畜產可以自給自足還能外銷,但頻繁的乾旱和短暫的植被期(95-110天),只適合栽種小麥,和耐保存的馬鈴薯、紅蘿蔔,因為冬季苦寒,只能耕種著原本並不適合耕種的土地。 蒙古因為嚴酷的天候條件,想要在冬天種植這樣的作物,就一定得要靠溫室了,不過不同於台灣的溫室,看到了嗎蒙古的溫室是有磚牆的,大概這麼厚的磚牆建在迎風面擋風,在溫室裡面還有許多的保暖設施以及供暖系統,所以當初光是在建造時它的建造成本就已經非常的高昂了,加上每年長達半年的供暖,龐大的電費,也讓溫室業者的經營相當高昂。 溫室也引入滴灌設備,用最省的能源,在地生產,來到溫室外,看似成堆的廢土,其實大有功能。 溫室農業技術部門負責人 寶樂兒紅妲嘎:「我現在站在溫室後面,溫室的高度有三米,這些土為的是溫室的保暖,溫室和溫室的距離很重要,一定要相距1.5倍,溫室才能曬得到太陽。」 在溫室的屏障下,綠油油的蔬菜,也能在寒冬中生長,就連草莓也能全年供應,只是一天9-10小時的供暖,全國只有少數公司能在冬天經營,溫室新經濟,正在為艱困的蒙古農業,開創出一條新的契機。 吳志怡 採訪撰稿 萬家宏 攝影剪輯
「珍食之道」防風治沙 一起到蒙古種樹去
「珍食之道」防風治沙 一起到蒙古種樹去。 珍食之道,今日的餐桌,明日的地球,今天來到我們旗艦計畫專題報導的第五集了,繼續要前進的是蒙古,可是大家看看這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呢?因為沙塵暴來了,光是站在這個場景上,都讓我想要戴起口罩了,每一年沙塵暴在冬末春初的時候,是最為嚴重的,你看看這個畫面,是我們的攝影記者在蒙古所拍到的,沒有加任何濾鏡的情況之下,拍到了沙塵暴,那真的是黃沙滾滾、遮天蔽日來形容,非常的貼切了,每一年蒙古的沙塵暴,都會從蒙古南下來到了很多的國家,第一個最鄰近的中國大陸,其次包含了日本、韓國,還有台灣都難以倖免於難,所以喔每一年我們都要飽受沙塵暴的威脅,那為什麼沙塵暴的威力,一年比一年要猛烈呢,原因就是沙漠化了,這幾年蒙古的氣候狀況有兩個,第一個他乾旱少雨,再加上長期以來飼養的牲畜數量,實在是太多了,所以蒙古的地利不斷在耗損當中,怎麼辦呢,很多人就想出了,如果要保有地利,那就種樹吧,可是在蒙古種樹也沒有這麼簡單的,因為你看蒙古的溫差真的是非常的大,夏天好熱,蒙古可以到攝氏40度,冬天又好冷,可以到零下40度,這一冷一熱之間竟然差了80度,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要種好一棵樹,真的是非常的不簡單,加上蒙古的風沙很大、水源很少,所以一棵樹要長成,花個五年十年也是常有的事情,最近蒙古有一群年輕人開始覺醒,他們在種樹,在這裡種樹,不是把土挖開、把樹苗種進去這麼簡單,還得想怎麼保水、怎麼防風,在在都是學問,除了這群年輕人之外,民間團體還想到,能不能有朝一日這一整片的黃土地上,也能變成鬱鬱蔥蔥的綠色森林呢,這聽起來像是一個遙遠的夢想,也像是一個愚公移山的故事,能不能成功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蒙古農業大學生態系統中心主任烏那達爾瑪:「我們跟日本多年研究的結果證明,植物表層上的大概有二十公分的草的話,颳風的時候,土壤不會起塵,土壤不會受到風的折損,所以這是預防沙漠化很重要的一個措施。」 但二十公分高的草,談何容易啊,乾旱和人為的破壞,正嚴重打擊這片造林地。 蒙古科技大學教授瑟日達日瑪:「這邊有二十多個砂石場,把土壤挖下來,短時間導致沙塵嚴重,然後這邊水資源也很缺乏。」 怪手挺進開挖,取走土石,美麗的草原被重重切割,失去了屏障,滾滾風沙趁勢席捲。 蒙古科技大學教授瑟日達日瑪:「在蒙古種樹很難,所以這裡種了存活率最高的白楊樹,白楊樹它會擋風,也會保護土壤。」 這項造林計畫和韓國NGO合作,規畫在最外圍種植白楊樹防風,種植成功後,再往裡種植具有經濟價值的果樹(沙棘樹跟黑醋栗)。 植物博士歐登巴雅爾:「蒙古沙棘果的特色是,蒙古國的冬天零下40度,夏天40度,在這種溫差之下它也可以存活,還有大量的沙塵暴下,沙棘也可以適應,還有乾燥的氣候,這就是這個野果的特點,它的根部是連在一起長出來的,這個是讓土壤更結實,並減少沙塵,第二沙棘長出來後讓土壤更營養,幫助其他植物生長。」 近年來蒙古政府積極推動種植沙棘抗沙漠化,但最外圍的防風林種下七年了,枝條還是身形低矮,瘦伶伶的在風沙裡搖擺。 我們看到這邊已經挖了一個又一個的洞,每一個坑洞它的長寬跟深度都是60X60X60,之所以要挖這麼深的深度,主要是因為小樹苗在種下去的時候,這樣一個深度可以幫它抵擋強風,另外就是每一個坑洞它可以容納的水量,大概是20公升,維持一周的時間。 蒙古科技大學教授瑟日達日瑪:「氣候是大自然的問題,但最主要是蒙古人的想法,蒙古人對種樹這種志願工作,沒有真心對待,所以我們要灌輸他們種樹的概念,提升他們保護大自然,這是很快可以處理的問題。」 這位歷史系教授,帶著學生一起種樹,他說知識技術都不難,但難的是喚起大家對樹的情感。 相約,一起來種樹。 澆灌,每一株樹苗都是一個希望。 種樹志工 木倫博日:「最早我沒有種樹的想法,原本只是想看漂亮女生,到現在知道種樹的重要性。」 種樹志工 阿木日圖布新:「(這些樹長大以後你想要它變成什麼樣子)希望它活得很長壽。」 很難想像,已經種下的12萬3千株樹苗,是如何抵抗強勁的沙塵,才能扎根進泥土裡。 管理員尼瑪蘇仁:「未來希望這裡都是綠色的森林,成為天空之城,之前這裡都是黃沙一片,所以在這裡種樹,樹會變綠,到夏天的時候會更漂亮,希望這裡是我們的下一代可以漫步的地方。」 蒙古有句話,種植一棵樹就像為佛陀點燃一千支蠟燭,蒙古正有一群人,在默默地為下一代留下一些東西。 採訪撰稿:吳志怡 攝影剪輯:萬家宏
「珍食之道」極端氣候考驗日本 前進北海道
珍食之道,今日的餐桌,明日的地球,今天來到我們專題報導的第六集了,大家看到場景的變化,就知道我們今天又要前進新的國度了,前兩天我們去到哪裡呢,第一個國家我們曾經到了越南,看到當地旱澇不均,加上土地鹽化問題非常嚴重,然後我們又去到了蒙古,看到了草原沙漠化,地利正在浩劫當中。而今天我們要前進新的國度,那就是日本,日本是國人很熟悉的旅遊地區,一年四季遊客如織,或許你要問,日本的氣候出了什麼問題嗎?答案是有的,而且就在這兩三年。回頭看2016年的六月分,應該是夏天,日本卻出現了六月雪,氣溫驟降;然後2018年的七月,日本史上最熱的七月天,熱到受不了;至於今年2019年的二月分,北海道竟然冷到了零下31.8℃,是當地60年來最冷的一天。所以光是這兩三年氣候變遷的面貌,在日本可以說是歷歷在目,而日本素來是很有防災哲學的,所以他們早就領先全球,把阻止氣候變遷這樣的概念轉念了,轉變成因應氣候變遷,意味著他們在學習和老天爺的臉色和平共處。 日本分成北中南三個區塊,農作物大有不同。北海道,均溫8.27℃,農作物多半是蕎麥還有馬鈴薯;中部地區。以東京為首,主要種的農作物是越光米;南部地區,天氣比較暖和,農作物是白柚和蜜柑。可是這幾年整體天氣都變溫暖了,所以農作物也改變了,比方說北海道暖化了之後,農作物增加了,蘋果跟稻米也種得出來,而南部地區不只變溫暖,而且變得雨量比較少,所以除了本來的農作物之外,還要加種耐旱稻米。還有個地方很值得帶您了解,他叫做德島,德島本來有一種很知名的經濟作物,叫做裙帶菜,它是生長在海裡頭的一種海草,口感很特別,只不過這幾年因為海水暖化之後,裙帶菜的產量也變少了。日本人要學會跟老天爺和平共處,就得不斷改變他們的農業政策,在天威底下如何能夠永續生存呢?也許一切的改變就從田埂間開始。 2019年2月9日的北海道,這是從1957年,62年以來史上最冷的一天。2019年5月26日,北海道高溫39.5 ℃,創下自有觀測紀錄以來127年的新高。北海道迎來極端氣候下變化多端的種植環境,為了更接近日本氣候變遷不為人知的真相,我們前進到北海道種植的最北線,深川市。 今村釐弘是北海道的花農,當農夫54年,二十多年前開始改種溫室花卉,他記得小時候,北海道天氣並沒有這麼怪異。 農夫 今村釐弘:「天氣都一段一段的,熱起來就連續熱,一下雨就一直下過去,超紀錄的高溫或大風都是從前沒有經驗過,好像全日本都這樣吧。」 2019年二月種下的花種,即將陸續採收,勿忘我這種花,是日本人八月掃墓時要用的花卉。雖然極端氣候目前還沒有直接影響溫室種植,但越來越熱的夏天,讓他開始得替花朵考慮隔熱的問題。 農夫 今村釐弘:「我們期待太陽出來,但花不需要溫度,最好不要熱,花是怕熱,所以我們有遮陽布,你看,這根部都用隔熱一邊黑另一邊白的塑膠包起來,太熱對芽不好。」 北海道有史以來最冷的一天在2019年2月,創高溫紀錄最熱的一天在2019年5月,短短三個月,從零下31.3 ℃到39.5 ℃,溫度相差近70度,這是這一季的北海道。 溫室外大雨下個不停,溫度14℃,但這裡昨天卻是30多度的豔陽天,北海道氣候溫差越來越大,氣候越來越極端,溫室的環境控制比以前還要耗費心力。今村釐弘說,十年前開始,北海道的天氣越來越不穩定,大雪、大雨、高溫,和越來越多的颱風,讓他的溫室得更小心翼翼維護。 記者鄭青青:「這裡是北緯43度,也是北海道最北的種植區域,再北因為太冷無法種植,近幾年北海道越來越熱,但這樣的天氣卻對農作有利。」 蘋果園老闆 田川大輔:「往這邊走,現在剛好蘋果樹開花,很少看得到。」 還未入夏,氣溫就已經飆破30℃,這樣的天氣,田川大輔還是得疏果,不管是授粉、疏果、還是採收,蘋果種植大多都得靠人工進行。 蘋果園老闆 田川大輔:「就是五個留一個,中間的花留下來,蘋果園大概三公頃 ,大概有三千五百棵蘋果樹。」 田川大輔原本從事木工,是替身體不好的岳父接下他的產業,三公頃的蘋果園,他是這一區最大的蘋果農。 蘋果園老闆 田川大輔:「因為之前北海道比較冷,所以蘋果不太會大。最近因為氣候暖化,所以能生產越來越好吃的蘋果,這種危機變成我們的利益。」 逐年變熱的北海道,有利蘋果的生長,但相對地天災也變多,大雨和颱風,都會影響開花和結果,被颱風打斷的樹苗也比比皆是。 蘋果園老闆 田川大輔:「現在只有這邊,剩下的蘋果只有這一些,但甜度很高。」 逐漸暖化的北海道,氣候比起以前更不穩定,但當地人對極端氣候的看法與眾不同。 蘋果園老闆 田川大輔:「這裡是都種蘋果,其他地方在種米。本來產量和青森差不多,但有些人改為種米了,我們原本也到青森去學習。唯一不同的是我們不賣到市場去,叫『花園邊販賣』,好吃的蘋果賣給外來客,一般的蘋果農種3-4種蘋果,但是我們生產40種。」 田川大輔說,以前這附近有很多蘋果園,但相較人力密度高的蘋果園,很多人開始剷掉蘋果園,改種可以機械耕作的稻米。 北海道擁有日本全國四分之一的農地,是日本農產品的最大產地,其中馬鈴薯產量全日第一,蕎麥產量全日第二,米佔日本全國第三。但誰想得到,二、三十年前北海道的米難吃到無法銷售,也沒人想種。 拓殖大學教授 田中英彥 :「稻米喜歡高溫度,所以氣候暖化是比較好。」 渡邊滋典,是當地專門種向日葵的花農,也是稻農,有好幾個溫室的稻苗,這些都過幾天要插秧的稻種。 農夫 渡邊滋典:「這個是根部,有一點乾,這種狀態可能要撒水,大概種了3.7公頃。」 根據拓殖大學教授的統計,目前北海道平均一位農夫,大約有二十公頃農田,相當於四到五個東京巨蛋的大小。 隨著全球氣候暖化,有利北海道稻米種植,但海水溫度上升,正面強化了颱風的強度;海水溫度上升1℃,颱風眼周圍400公里內的降雨量會增加19%。氣候變遷下的北海道,天氣詭譎多變,這十年來的變化,在第一線與氣候對抗的農人感受最深;但逐漸暖化的寒帶北海道,卻也迎來了糧食豐收的時節,這或許是全世界在氣候災難下,最受特殊禮遇的地方了! 採訪撰稿 鄭青青 攝影剪輯 李俊葳
迎戰極端氣候 創稻米試驗所.草莓住溫室
面對天後異常,日本是亞洲第一個為氣候變遷所立法的國家,而且在農業技術上,也有很多的改革之道。 草莓研究所 研究員飯村一成:「這個儀器是測量插進草莓時的抵抗值,來判斷草莓的表面和果實的密度,這裡有數據。」 這裡應該是日本境內,對草莓最了解的地方。一關關檢驗,就是要把草莓的甜度酸度都測量出來,實驗室的人經常得試吃草莓寫下紀錄,平均研究員一年要吃超過四千顆草莓,幾乎是一般人一年50顆的80倍! 一顆草莓將近一個掌心大小,這外觀已經不是我們既定印象中的水果了。 記者 鄭青青:「這裡是枥木縣的草莓研究中心,也是日本唯一個草莓研究所,每次研發新品種都會種一萬棵,拿其中一棵之前的新品種比較。」 草莓在台灣一般生長季節大約是冬季的一二月,但研究中心已經成功讓草莓一年四季都有品種可以生長,甚至還有白色品種。這全年皆可生產的產期,已是正常草莓的六倍。 縣內休息站也都主打草莓,來自各個農場的草莓都附上詳盡的生產履歷,枥木縣種植草莓有近七十年的歷史,草莓產量一年約兩萬五千多噸,占全國15%,全國第一,一年產值約285億日圓,連續22年日本第一。 枥木車站商店業務經理 TOMOKO SASAKI :「這個休息站,這一季的草莓營業額一億兩千萬。」 一個小小休息站,光一季草莓產值可已超過數億,難怪整個縣市都把草莓認真地當一回事。境內有幾十個草莓農場,吉村想一是草莓農第三代。 莓果園老闆 吉村想一 :「我想通過這個草莓,與各種人溝通,只要一粒草莓,就可以讓人有笑容,透過交流我自己也可能會更廣。」 用溫室和有機農法種植的草莓可以直接食用,溫室總共有八種草莓,也常是學生校外教學的地方。不過有七十年草莓種植歷史的枥木縣,近幾年也感受到氣候暖化帶來的影響。 莓果園老闆 吉村想一 :「現在草莓比較會生病,病名叫炭疽病,氣溫高過25度,就比較容易蔓延 。」 雖然大多溫室種植但病蟲害卻因天候,越來越嚴重;但枥木縣積極開發新品種,要達到一年四季都有草莓可以收成,再來的目標就是加強產量和抗病蟲害的特質。 枥木草莓研究所外特製研究員 岩崎慎也:「因為地球暖化,比較難生產,但是我們會努力開發,不會被打敗的新品種。」 隨著全球氣候暖化,和極端化的影響,全球糧食系統陷入不穩定的狀態,亞洲日本也不例外! 拓殖大學教授 田中英彥:「北海道的人也想吃米,所以這裡有一段農家反反覆覆研究及生產米的歷史。」 今年六十一歲的田中教授,在北海道研究稻米種植超過三十五年,地球暖化,讓原本不適合種稻米的北海道,在這幾年成了日本米倉。 拓殖大學教授 田中英彥:「稻米原本就喜歡高溫,氣候暖化對北海道的米是有好處。」 發現氣候越來越暖化後,田中教授更積極投入稻米改良。 拓殖大學教授 田中英彥:「夢之稻,被老鼠吃掉因為太好吃,這是黑米的原種hantan,交配了這兩種後做出來的,就是北之玄米 。」 拓殖大學教授 田中英彥:「一個新品種的出現,大概需要交配後七、八年,但是在實驗所每年試的有一百種 。」 為了因應北海道的氣候變化,現階段開發的稻種都朝向耐旱耐寒品種,田中教授說,稻米改革的成功機率,幾乎就是從札晃兩百萬人當中找出一個人的比例一樣。 拓殖大學教授 田中英彥:「原本是熱帶產,在北海道不會成長,但是改良後可以了。」 這裡是深川市的碾米廠,大部分的農民都會將他的米送來這邊,這樣一袋是1020公斤的白米, 這邊已經存放了三千多袋,這個公有碾米廠,包辦了市內所有的碾米業務, 眼前三千多噸的白米, 全都只是深川市最近的收成,而這還只是占倉庫中面積的不到一半,而這個倉庫 更是存放戰備糧食的地方。 記者 鄭青青:「深川市現在有兩萬多人,而這個倉庫存放的就是五千人三天內所需的糧食。」 每一批進碾米廠的米都會檢測它的良率,每袋都要做一次分析,就這樣嘩啦嘩啦幾秒鐘的時間,結果就出來了,小到一粒米都無法遁形。 氣候暖化,讓北海道成了適合種米的地方,而他們也正朝著日本米倉這條路邁進。 採訪撰稿 鄭青青 攝影剪輯 李俊葳
氣候變遷下的調適 台灣農業抗災力
珍食之道,今日的餐桌,明日的地球。在昨天的報導當中,我們帶您看到了日本因應氣候變遷,他們所做的糧食的調整跟改變,像是草莓這種高單價的經濟作物,他們通過變種,把它種得又大、品種又多,深得觀光客的喜愛,也讓這個物種可以延續。 今天我們要看的則是台灣,台灣在因應氣候變遷所做的農業改良上,已經努力有30年的時間了,而且效果也非常地不錯,這個畫面我們帶您走訪的,是位在台中農業試驗所的種原保存庫,它用極低溫的技術保存了超過10萬種的糧食種子,不管氣候再怎麼變化,我們都不至於沒有糧食可以吃。也許你會問,為什麼我們要這麼樣地未雨綢繆呢?答案就出在天氣的數據裡頭,台灣的年降雨量大概是2200毫米左右,降雨天數141.9天,可是這幾年降雨天數慢慢地在改變,這條白色的平均線代表的是141.9天,就是平均降雨天數。可是在2000年之前,平均降雨天數都高於141.9天,但是2000年之後卻節節地下降,意味著降雨天數變少了,平均的雨量去沒有改變。 換言之,每一次下雨雨量都變得特別多,淹水就時有所聞了,像是瓜果、水稻,這些農作物都是高度仰賴水分的,可是雨水太多它們也受不了,就產生了農業歉收的糧食危機。除了雨之外,還要看熱,熱也是影響農作物的重要關鍵,2019年的7月,我們一起經歷過了人類史上最熱的夏天,地球的平均溫度高出了0.56度,這是打破了歷史新紀錄。不管是水分太多或是天氣太熱,都會讓糧食的收成改變,於是農業科學家努力要找到一種作物,能夠抗水耐旱,如果找到這樣的作物得以永續,那就是找到他們心目中的蒙娜麗莎了。 今天的專題報導,帶您看台灣的農業改良的成果,看看他們的努力,讓台灣不至於面臨沒有糧食的窘境。 豪雨中,農損連連,農作物雖然需要水,但也得呼吸。 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系教授 申雍:「水一淹的時候,我們土壤裡面的氧氣就會缺少,植物的根就容易窒息,被水滅頂太久,水稻仍會缺氧死亡。」 中研院生化所助研究員 何孟樵:「異常的天氣,像以前不太會下雨的地方,好比不會淹水的地方,常常會淹水,希望說可以讓植物不要淹水,可以研發出抗淹水的時候,我們糧食產量會比較安全一點。」 實驗室模擬淹水一個禮拜後,這種水稻已經逐漸枯黃,瀕臨死亡,因為它沒有帶抗淹水的基因,而帶有這種抗淹水基因的水稻,即使泡水三個禮拜後,依然翠綠。 中研院農生中心特聘研究員 施明哲:「找出了一個關鍵基因,只要有這個基因,它就能夠造成水稻會抗淹水。」 帶有抗淹水基因的水稻,一旦遇上淹水的缺氧狀況,就會製造特殊蛋白,來啟動兩個基因,繼續製造一連串的抗淹水蛋白,讓水稻在泡水四周以上的環境,度過難關存活。 中研院人員把抗淹水基因,用兩種方式轉殖到一般水稻,一為雜交育種,另一是基因改良,而這兩種方式都成功了。 中研院生化所助研究員 何孟樵:「雜交的方式要比較久一點,所以我們也試著用基改的方式,用基因轉殖方式,直接放在我們台農67裡面,這樣經過一代或兩代的時候,其實就可以馬上使用,也是成功的製造出了具有抗淹水的台農67的品系出來。」 農糧署副署長 莊老達:「現在農糧署還沒有核准任何一個基改的農作物,可以種到田間裡面去。」 國內還沒有一個基改作物,能夠被政府允許在田野耕種,但面對極端氣候的加快出現,未來一旦遭遇嚴重糧荒,基改作物就能派上用場。 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系教授 申雍:「預計大概到2050、2060,那段的時間,大概到90億,等於說要多20億人出來,20億人要吃的糧食,比現在基本上要增產很多,在我個人看來,基改這個東西,可能是未來非得要接受的事情。」 當人類沒食物吃,就不會在乎基改作物的安全疑慮,但目前還沒到極度缺糧的關鍵時刻,因此台灣科技單位大多沿用傳統的雜交育種,強化水稻的耐水和抗旱能力。 透過這台加熱裝置,農試所人員把熱風灌進這個溫室裡面,讓溫度維持在攝氏38~40度的高溫,觀察這些水稻對高溫的忍受力,再進行育種。 農試所作物組副研究員 李長沛:「一般水稻的話,它在高溫的話,就會像這樣子,它會充實不良,裡面都是空的,不過像這組品系的話,它在高溫底下,它還是可以有很好的充實力。」 異常天候,讓農作物的生長環境越來越嚴苛。 農糧署副署長 莊老達:「台灣的雨量並不是平均的分布,一下子給你下了很多,一下子又長期的乾旱,所以耐淹水耐乾旱,現在都有在做。」 農試所作物組研究員 賴明信:「我們從國際稻米研究所拿來的一個耐旱基因,然後把它導入到台南11號裡面,所產生的後代,它除了保持了台南11號良好的這些栽培特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說,它具有耐旱能力。」 氣候劇烈變化,不但影響農作物生長,也可能在一夕之間完全被摧毀。 農試所作物種原組長 溫英杰:「如果發生問題的話,所有都是一樣的,全部都會毀滅,這個包括對病蟲害的抗性,還有對氣候的適應性,要維持種原的多樣性以後,才可以確保人類的糧食。」 於是,保種育苗的工作,非常重要。 記者所在的位置,是農試所的中期儲藏室,這裡保存了十萬份的種原,溫度控制在攝氏一度。零下18℃的極低溫裝置,讓種原的保存期限超過一百年。 農試所作物種原組長 溫英杰:「像水稻,還有小麥之類的,它在這裡是三千粒種子,因為數量很大,所以我們必須把所有的東西都建置在電腦裡頭,然後用條碼放在這邊。」 從七十年起,美、日、法、德、先進國家,陸續建置農作物的種原資料庫,台灣在三十年前跟進,保存本土的糧食種子,替未來留住希望。 極端氣候反撲,農作物改良,成了人類對抗生命威脅的方法,但這只能治標,如果不從根本的減碳節能做起,那麼育種和基改作物的適應力,終究無法趕上氣候劇變的腳步。 張澤人 採訪撰稿 郭繼宗 攝影剪輯
從產地到餐桌 越南水上市場食物里程
珍食之道,今日的餐桌,明日的地球,想想看每一天我們所吃的食物,如果都是我們自己種的,那該有多好,因為自己種的最衛生、最營養、最新鮮、也最好吃,日本跟南韓這幾年都非常流行一種飲食文化,叫做「身土不二」,這四個字原本是佛教用語,可是套用在飲食上,它的意思就是吃在地的、也吃當季的,只不過「身土不二」,聽起來就是一種很理想的境界,也許我們都很難做得到,比方說像我住在台北,每一天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得要出門採購,推著我的菜籃車,買著我想要的各種食物,好比說這一顆蘋果,買了它可能來自於智利,而看到這根香蕉,喜歡的話帶回家,它是高雄來的,另外我可能想要買一串葡萄,它來自於台灣的彰化,換言之我買的每一個東西,可能都不產自台北,它們運送到我的餐桌的旅程,又叫做「食物里程」。 食物里程的計算其實是非常非常地複雜的,也許有很多隱性的成本在裡頭,今天就為大家舉個例子,比方說,你想在超商裡買一罐越南進口的酸甜醬,它的食物里程到底有多少呢,首先第一個我們要看到,裝酸甜醬的這個罐子來自於中國大陸,它得先進口到越南,然後裡頭的材料「糖」來自於巴西,它也得進口到越南,還有關鍵食物叫做辣椒,它來自於印度,也是進口的,另外關鍵材料之一的檸檬,它來自於義大利,當然也是進口的,所有的材料都進口到越南之後,做成了這一罐酸甜醬,然後它從越南搭船來到了台灣,所以你可以知道,「食物里程」絕對沒有我們表面上,所想的這麼簡單,這麼好計算,而食物在運送的過程當中,如果需要低溫冷凍冷藏的話,那就叫做「冷鏈技術」,「冷鏈技術」在台灣是相對比較發達的,所以我們常常網購宅配食物,發達得很,只不過在東南亞很多國家,好比說越南,他們的「冷鏈技術」並不純熟,在湄公河流域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叫做「水上菜市場」,農家們把他們要賣的東西裝在船上,盡量盡量要縮短的,就是從產地到餐桌的時間跟距離,今天我們就帶您實地走一趟,越南的「水上市場」。 記者 張澤人:「穿上防塵衣,戴上頭套和手套,我們還要進入這個,含有漂白水的消毒藥水,最後才能夠進入,這個食品加工廠,一睹他們的加工狀況。」 一顆完好的馬鈴薯,只有60%的食材可用,其餘的是下腳料。 越南大發食品公司經理 解皓荃 :「今年的下腳料,會有超過200噸。」 形狀醜的食材,先被剔除,而香味、也是吸引民眾購買的重點。 作業員倒入大量奶油,攪拌均勻,此時馬鈴薯片,散發濃濃奶油香。 一片片排成花朵形狀,然後送入220℃烤箱,十五分鐘後,這道微波食品、完成了。 金黃色的奶油薯片,令人食指大動。 色香味俱全,但這些加工食品、被消費者買回家前,空氣的病菌,可能已經附著上面、滋生繁衍。 記者 張澤人 :「製造出來的食材,必須進入這個零下45℃的,急凍冷藏箱,像記者只有進來幾秒鐘,就覺得已經冷到受不了了。」 極低溫冷凍過程,業者得付高額電費,但不這麼做,不論加工食品,還是蔬果和肉類,都會在運送過程、發生腐敗,危及食安。 越南大發食品公司經理 解皓荃 :「其實在越南 現在的狀況來說,它進入冷凍食品這個行業,是一個比較高的門檻,主要就是在於說,它的冷鏈技術,其實相對地非常不發達,就有發現食材腐敗,這個在越南,是滿常會發生的情況。」 越南的冷鏈物流落後,還好近年來、外商進駐,技術轉移。 記者 張澤人 :「不論是需要低溫保鮮的,微波食品,還是這種常溫狀態下的麵包,越南加工廠120多名工作人員,都必須全程穿著防護衣,避免食材的汙染。」 越南台商聯合總會長 許玉林 :「如果你有違反法令的時候,基本上你就是要罰款,要求時間改善。」 食品外商工廠、受到越南官方的嚴格規範,但本地的小型食品廠、遍及城鄉各角落,大多缺乏完善的冷鏈設備,但當地政府根本無力一一稽查。 越南台商聯合總會長 許玉林:「他們一樣有發生,毒心食品的,腐敗引起的問題。」 如何讓食材不變質,得仰賴冷鏈物流,但越南多數的畜產業者和農民,並沒有這種技術,於是,他們延用前人傳下來的方法,用船運代替陸運交通,減少運輸時間。 記者 張澤人 :「這裡是越南的丐冷水上市場,透過鏡頭您可以看到,這邊載運蔬果的交通工具,都是船隻,不論是消費者 還是攤販,只要兩艘船靠近,他們直接在河面上,做起了交易。」 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助理教授 黃煒能 :「他們會有大船接小船,或者是小船直接送,它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在於能夠快速地,把他的產品,運到市場上去把它銷售。」 丐冷水上市場蔬果攤販 :「我前一天的下午,從果樹上採下水果,今天凌晨三點,再運到這個水上市場賣。」 丐冷水上市場、是湄公河三角洲上、最大的交易市場,從上百年前,越南先人就利用水運交通,爭取肉品蔬果的保鮮時間。 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助理教授 黃煒能:「在採收的部分都會非常注重的是它們(食材)的(運輸)時間因為他們(越南人)不吃隔夜菜的習慣所以他們採收的時間他們非常地注重。」 食材越新鮮,就越好吃,也遠離病菌滋生。在全球食物、早已互相傾銷的今日,冷鏈技術的建立,不只是先進國家的專利,而是開發中國家的當務之急,因為食材衍生的疫情和汙染,都可能跨越國界,成為我們餐桌的一部分。 採訪撰稿:張澤人 攝影剪輯:李岳為
續食行不行?過了賞味期限就要丟?
珍食之道,今日的餐桌,明日的地球。在您的日常生活當中,有沒有浪費食物的習慣呢,這一點點的小惡累積起來,可能是丟掉了別人生存的契機,我們先來看你家的冰箱吧,會不會也長得這個樣子呢,裡頭是堆得密密麻麻,幾乎看不見到底有哪些東西在裡面,食物會被你放到壞了酸了,最後只好丟掉,這種浪費食物的狀況,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可以說比比皆是,但你可知道在地球的人口當中,三餐不繼跟食物過剩,就像是天秤的兩端,而且是越來越極端,食物過剩的人越來越多,三餐不繼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其實只要你我多一點點用心,多一點點的努力,就可以縮短其中的差距。 我們來看聯合國所提供的數據,每一年聯合國提供給落後國家的糧食援助,大概是320萬噸左右,而歐盟一年丟掉的浪費的食物,就多達8800萬噸,可以讓聯合國發放27.5年。日本也不遑多讓,每一年可以丟掉的食物有620萬噸,可以讓聯合國發放2年的時間,你說日本是亞洲國家,應該比較惜食,其實不然,答案就出在賞味期限這四個字。在日本,每一樣食品都會打印上兩個標籤,一個叫做賞味期限,一個叫做保存期限,賞味期限會先到,意思是說,食物沒有壞掉,但是過了這一天就不好吃了,不好賞味了,所以很多人會在賞味期限到的時候就把食物給丟掉,而因此還沒有壞掉卻被丟掉的食物,每天每天都在產生,如果食物也有靈魂的話,它們恐怕也要哭泣了,這些食物明明還能吃,卻被丟掉了,可是全世界卻又有8.2億的人口面臨慢性飢餓,所以你所丟掉的食物可能是他們生命中的寶物。 一桶又一桶都是從日本橫濱境內的學校和百貨商場打下來的食物。義大利麵、白飯、麵包,這些其實都是昨天才做好的餐點。它們的命運就如同灰姑娘一樣,過了魔法時間午夜12點,就到了回收場。 根據日本環境省2017年統計,光2013年到2015年,平均每年都有620公噸以上仍可食用卻被丟掉的剩食。聯合國2015年援助全球需幫助地區的食物大約320公噸,日本單單一國一年的剩食,就可以供聯合國救援兩年。 身為全球GDP第六名的日本,怎麼會如此浪費?賞味期限?消費期限?連日本人可能都分不太清楚! 台美實驗室法規室管理師 吳承勳:「日本區分有效期限、賞味期限,賞味品質的控管,過這段時間,品質會降解,賞味期限過後到有效期限,期間都可以食用,安全無虞的。」 日本食品製造業有一個潛規則,三分之一原則:食品製造商把到賞味期限分割為三。若是賞味期限為六個月,從製造工廠到賣場、賣場販賣和即期品處理各占兩個月,也就是說,商品在到達賞味期限2/3的時候還未賣出,可能就會被下架!更弔詭的是,賞味期限是建議最佳食用時間,並不是過期。但在日本,這樣的食物就會被下架。 究竟食物可以吃到什麼時候?是誰制定的?我們深入實驗室一探究竟。 台美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副主任 邱閔絹:「這裡的話,是一個長期試驗,室溫儲存不同檢體,一年兩三年,會定期三個月六個月取出來,確認它衛生規格、營養、微生物、重金屬、黴菌,確保品質管制都在正常範圍。」 實驗室也會把食品放入最惡劣的環境中,來看它的保存情況。 台美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副主任 邱閔絹:「它是恆溫恆溼的培養箱,加速實驗,比室溫更高的40℃、溼度 70%,顧客的檢體就放在恆溫箱裡面做一個培養。」 你以為實驗是對食物的折磨和考驗只有這樣嗎?那就大錯特錯了!將食物破碎,在一定的時間內測量培養的生菌數,可以看出工廠在製作時的衛生環境是否良好。 台美實驗室生物實驗室主任 詹孟翰:「針對不同食品類別國際建議做的項目,本身衛生標準多少,廠商送來樣本,針對四個類別,微生物分析、成分分析、物理化學分析、感官評測,做一個評斷。」 一般食品出廠都會由業者送驗,由實驗室經過層層關卡,給一個制定保存時間的建議,但以台灣為例,如何訂定還是由廠商決定。 台美實驗室法規室管理師 吳承勳:「台灣標示單純,比較不容易影響消費者誤會,日本有的會以賞味期限,通路商會以賞味期限憑判依據。」 台灣常見保存期限是指保存的時間,一般會標示一年、兩年,通常會配合製造日期一起標示,有效日期為最後可以食用的時間,一般標示方式為年月日,而日本賞味期限是此日期前食用最佳,但不是過期,而日本消費期限類似台灣的保存期限,而歐美的標示更複雜。 歐盟每年大約浪費八千八百萬噸,約為1,430 億歐元,食物浪費原因十分複雜,在這份研究中,造成食物浪費的原因,其中一項即是食品"Best before" 和 "Use by" 日期標示的問題。 台美實驗室法規室組長 紀政嫻:「不是看保存期限來判斷,看包裝有沒有開啟、拆封、汙染、包裝是否完整,如果在保存期限內,摸摸看、聞聞看,拿起來看,沒有一些產品變色,聞起來有沒奇怪味道,甚至有發霉做判斷,食品過保存期限也是可以用等同的方法,來確定食品是否可以食用。」 食品上標示的食用時間,只是參考,不過度消費,不一次購買太多,是減少食物浪費的基礎;而更珍惜到手的食物,雖然「消費期限 、賞味期限、保存期限、 Best before、Use by」聽起來念咒語一般,但花點心思理解一下手上這些食物的食用咒語,或許就可以從己身開始減少食物浪費。 鄭青青 採訪撰稿 謝啟泉 李俊葳 攝影剪輯
從產地到餐桌 食源性疾病如何預防
珍食之道,今日的餐桌,明日的地球,在台灣我們幾乎一年四季都會聽到有人食物中毒,食物在保存的過程當中,一旦是腐壞了,或者遭到細菌和病毒的感染不衛生了,吃進肚子裡就會對健康造成損害,世衛組織統計的數據告訴我們,全球每年有十分之一的人,因為吃了不乾淨的食物而中毒了,這裡頭有的是腸胃出現了症狀,有的是皮膚過敏,甚至食物中毒也會有致命的風險,如果縮小一點範圍,我們看到的是美國,美國一年有4800萬人,吃了不乾淨的食物而中毒,其中甚至有3000人就因此而丟了性命,可見得食物的保存過程,是有著很深奧的學問,您可知道全球貿易量最大的農作物是什麼呢,並不是我們熟悉的米麥或者大豆,而是我們每天喝的咖啡,咖啡在保存的過程也很有學問,舉凡是咖啡,從一開始的生豆到它要去殼,然後它得要磨粉,最後要銷售到我們的餐桌上,每一天喝進的咖啡只要保存不良,就會出現「赭麴毒素」,日積月累地喝著它,也會對內臟器官造成損害,而說起食物的汙染,如果在越南,就是個有點悲傷的故事了,越戰時期,美軍在叢林裡灑下了大量的「落葉劑」,讓越南的軍人無處可以躲藏,可是落葉劑化成了戴奧辛汙染了這一片土地,這片土地上人們種植了農作物之後,有大量的牲畜每一天吃著這些有毒的農作物,最後人們又把這些牲畜吃進了自己的肚子裡,於是乎這種戴奧辛中毒的惡性循環,就日復一日的上演著,在越南戴奧辛之毒影響了好幾個世代,直到現在為止,越南還是誕生了很多畸形兒,這跟越戰時期的「落葉劑 戴奧辛之毒」脫離不了關係。 在越南蓄臻省的永州市,有超過四百位鄉親,一眼或是雙眼失明,這些病患從小朋友,成年人到老人家都有。 村民眼睛出問題的比率、相當高,被外界稱為「盲人村」,為什麼會這樣?調查發現:當地紅蔥田遍布,很多村民種植維生。 越南籍醫師 黃氏白燕:「採紅蔥的時候,可能濃度過高,會刺激眼睛,村民用不乾淨的手,揉眼睛。」 紅蔥、是洋蔥家族的一員,不論紅蔥、還是洋蔥,都含有肉眼看不見的真菌。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職業醫學科主任 劉鴻文:「種洋蔥,有一個叫做「洋蔥真菌」,是黴菌的一種,這個就會造成感染。」 農作物採收風險,也發生在台灣屏東地區,曾經有二十名洋蔥作業人員,眼角膜感染受損,甚至單眼或雙眼失明。 台灣民眾戴上護目鏡,遠離食材處理不當的感染機率,但越南農民沒有完善的衛教觀念,使得視力受損病例、持續增加。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婦產科主任 朱堂元:「採收的季節,空氣中會有很多真菌,這些真菌事實上,是可以因為眼角膜的傷口,從空氣,或者是眼睛。」 研究發現,食物遭到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和化學物質汙染,所造成的「食源性疾病」,全球平均每十個人,就有一個人受到危害而生病,每年有四十二萬人因此死亡。 全球人每天喝掉16億杯的咖啡,但您可能不知道:咖啡豆、暗藏危機。 越南咖啡連鎖店顧問 莊慶榮:「像這個完全是黑豆,它的毒素是最多,而且最複雜的,你喝完之後,不要說喝很多,你喝一顆下去,你就會受不了。」 所謂「黑豆」,就是咖啡豆發霉,產生「赭麴毒素」。 越南咖啡工廠負責人 盧春淶:「有一些發霉,你炒出來,再怎麼炒,都會產生不好的咖啡。」 「赭麴毒素」是一種無色的小分子毒素,科學家發現:就算經過高溫烘焙,仍然無法破壞這種毒素,短期內大量食用,將引發癌症、腎衰竭、肺水腫,甚至致命。 咖啡豆如果保存不當,會產生三種以上的赭麴毒素,記者實地來到,越南連鎖這家咖啡店,他們的咖啡原豆的冷藏方式,是在16~20℃,乾燥處理。 這種規格的儲存方式,才能讓咖啡豆、不長赭麴毒素,只是在越南,很多咖啡業者、便宜行事。 越南咖啡連鎖店顧問 莊慶榮:「在越南市場裡面,像攤販,或是它本土的咖啡店來講,大致上都沒有選豆,他不可能花很多時間,再去精挑細選。」 威脅人類健康的,不只是自然界的病菌,還有人工合成的落葉劑。 「落葉劑」含有多種化學物質,除了讓植物的葉子掉光,裡面高濃度的戴奧辛成分,成為人類戰爭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越南這間寺院,收容了四十五名孤兒,其中十五名,是遭到落葉劑危害的小朋友,這種世紀之毒,已經遺傳到了第四代,很多父母生下了,畸形的落葉劑孩子,無法養育和治療,只好棄養。 越南龍福田寺住持 水法師:「領養回來的孩子,有的神智不清,有的身體軟趴趴,這些孩子,都是落葉劑的受害者。」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職業醫學科主任 劉鴻文:「越南所看到的,他們事實上是顏面的,發育異常,手指變成多指,肢體發育異常,然後智力也發育不好。」 根據研究,戴奧辛引發的病變,不只出現在第一代身上,同時改變遺傳基因,讓後代都可能畸形和智力受損。醫學界更發現:除了家族的垂直遺傳,當時噴灑在越南全國土壤的落葉劑,裡面含有的戴奧辛、可能從家禽家畜的食物鏈,再傳回完全不相干、不同國家的人民。 記者所在的位置,是越南同奈省的偏鄉,這裡是美軍當初噴灑落葉劑,最嚴重的區域,而落葉劑裡面的戴奧辛危害,卻可能長久存在於土壤,而不易被分解,雖然事隔五十多年,居民在這邊,飼養了許多家禽家畜,這些牲畜在吃蟲的過程中,也可能把汙染的土壤,吃進肚子裡。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職業醫學科主任 劉鴻文:「它本身是一個脂溶性,就是它會溶解在脂肪裡面,它沒有水溶性,所以必須你要有脂肪,它才會溶進去,然後才會進到食物鏈裡面去。」 動物接觸汙染土壤,從嘴巴和皮膚、吸收戴奧辛,並且溶在體內脂肪囤積。由於戴奧辛只溶於油脂,卻不會溶於水,因此只需水分、不需油脂的植物,沒有機會吸收戴奧辛。 這是越南進口到台灣的咖啡和茶葉,鮮少被驗出戴奧辛超標的原因。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婦產科主任 朱堂元:「蔬菜水果,基本上即使它這個土壤,是汙染的,它能夠吸收的戴奧辛,或是儲存的戴奧辛,是相當有限的,所以相對是安全。」 食物鏈的戴奧辛汙染,蔬食、成了解套方法,除了減碳、不殺生,還能讓自己多一分健康保障。 張澤人 採訪撰稿 李岳為 攝影剪輯
珍食之道 浪費掉的食物 足以餵飽飢餓人口
珍食之道,今日的餐桌,明日的地球,今天的專題報導我們要從一句俗諺開始講起,不知道您是否聽過這句話呢,叫做「富人的一餐飯 是窮人半月糧 」,這說的固然是貧富懸殊的問題,可是如果套用在食物,套用在糧食分配上,則說明了糧食分配是有多麼不均衡,也是值得我們探討的課題,統計顯示,全世界每年有8.2億的人口,因為吃不飽飯,面臨飢餓邊緣,可是在此同時也有20億人,每天因為吃太飽而營養過盛,甚至出現了各種疾病,那你說全球糧食到底有多少呢,答案是40億噸,全球每年生產的糧食高達40億噸,其實是非常夠吃的,只可惜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糧食,都在各個環節當中白白被浪費了,這些浪費的糧食可以餵飽30億人口,如果說起了食物浪費,台灣是值得檢討的,因為台灣琳瑯滿目的超商食品當中,每一年被丟棄的食品,高達價值是新台幣70億元,這是台灣的狀況,日本也不遑多讓,因為日本是出了名的浪費大國,每一年丟掉的食物多達632萬噸,至於法國呢,法國算得更精密了,它告訴你法國人每年每人浪費的食物有50公斤,聽起來還真的是滿多的,可見得浪費食物或者珍惜食物,是你我在21世紀不得忽視的一個重要課題,說起了避免食物浪費,在歐洲國家似乎是比我們先進多了,比方說法國他告訴你,超級商店快過期的食物請你快點捐出來,義大利政策更嚴謹,他說只要你捐出可以吃的食物,那麼這家商店就可以獲得抵稅的優惠,至於在台灣呢,現在剛剛起步,在推動的是便利商店的即期食品,可以用打折促銷的方式,用物美價廉的方法送到需要的人手上。 要進到這個船屋之前,必須先通過這個,由保麗龍搭起的木板橋,第一步就是考驗,記者的平衡感。 船屋居民 范氏秋:「我的船屋已經很破舊了,每次遇到颱風,就會漏水。」 這間四坪大的船屋,您可以看到,裡面是相當的潮溼和陳舊,而在記者腳底下的這些木板,已經腐朽,處處是千瘡百孔,一下雨就漏水,而記者在裡面行走,幾乎無法挺起腰桿。 三十多年前,「范氏秋」跟著先生、從上百公里遠的南定省鄉下,到首都河內討生活,在人稠、工作難找的大城市,教育程度不高的夫妻倆、打零工維生,付不起租屋費,只能克難住在這裡,這一住三十年。 船屋居民 范氏秋:「我們大多沒有固定的工作,都是以撿破爛維生,我已經老了,身體又不好,只能每隔兩三天去買菜。」 久久買一次菜,「范氏秋」放入這個保麗龍盒保存,但食材容易腐敗,因為沒有冰箱,就算買得起冰箱,這裡也無電可用。 沿岸這些船屋居民,被越南政府視為「違章建築」,不提供水、電、瓦斯和任何生活保障,於是,他們自力救濟,在屋頂裝設一小片太陽能板儲電,晚上靠著微弱電力、點一盞燈,而黃澄澄的河水,成了民生用水。 船屋居民 范氏秋:「我是用柴火來煮飯我雖然有瓦斯爐但沒有錢買瓦斯。」 城市的這個角落,人民為了一餐溫飽而苦惱,但有些地方、歌舞昇平。 在距離船屋七、八公里處,就是記者現在所在的,河內市中心,您可以看到這邊是車水馬龍,相當繁華,而這邊的餐飲店,跟台灣相當類似,民眾大快朵頤,享受美食的畫面,隨處可見。 越南居民 黃詩雅:「港式飲茶的,一頓這樣吃下來,兩個男生,就兩百多萬,所以差距是滿大的。」 貧富差距,讓食物分配不均,研究顯示:貧窮環境的孩子,營養不良的消瘦比率,明顯超過富裕家庭的兒童。 阮小妹妹和九名弟妹、擠進睡覺的這張大床,還得充當媽媽和奶奶的料理台。 阮胡英詩的阿嬤 陳氏鳳:「我想要給孫子們吃好一點,可是沒辦法,這樣吃,只能讓孫子們吃飽而已。」 阮胡英詩:「如果家裡食物不夠時,我就讓弟弟妹妹先吃,如果有剩,我和二妹再吃。」 撿剩菜吃的阮小妹妹、長期營養不良,個頭比其他同學都小,調查發現:全球兒童因為食物不足而消瘦的比率、有7.5%,其中以亞洲情況最嚴重,9.7%的孩子過瘦,嚴重營養不良的人數占3.4%,比非洲孩子還高。 地球多數的食物資源,掌握在少數經濟發達的國家手裡。調查顯示:富裕國家人民、較不珍惜食物,全球浪費食物國家前五名,依序是:美、加、奧、英、德。 世界8.2億人口,因為糧食不足而挨餓,等於每十個人,就有一個人吃不飽。 但諷刺的是:富國人民、加上貧國有錢人,卻在同年浪費了13億噸的食物。 吃太飽、糟蹋食物,吃不飽、營養不良,世界當前的糧食問題、並非不夠,而是分配不均。 張澤人 採訪撰稿 李岳為 攝影剪輯
珍食之道-肥胖率低 !學習越南飲食文化
珍食之道,今日的餐桌,明日的地球,我們都知道飲食攸關著人類的生存,不管我們吃太多或者吃太少,都可能帶來生命的風險,只不過現代人多半要擔憂的,是營養過盛的問題,我們來看台灣的孩子,台灣的孩子在小學階段肥胖比例14.6%,可是越長越大,長到了國中的時候肥胖比例已經高達16.9%,當我們的孩子太胖的時候,到底會出現哪些問題呢,首先就是新陳代謝了,小胖弟、小胖妹罹患糖尿病的新聞是時有所聞,當然更會帶來骨骼和關節的壓力,心血管疾病也不在話下,如果放大一點來看整體台灣,平均每兩位男性的成年人當中有一個人肥胖,女性是三分之一,孩子則是四分之一,換言之,全台灣的肥胖比例已經快要接近50%,如果我們把肥胖跟疾病相互關聯,來看台灣的十大死因,其中有四個都跟肥胖有關,糖尿病、腦血管疾病、肺癌、心臟疾病或者是癌症等等,這個柱狀圖裡頭的黃色液體,代表了我們身體裡的油脂,油脂越多的時候,我們的疾病風險也就越高,而放大一點從全世界來看,肥胖的問題也困擾著許多人,統計顯示,全球每年有280萬人是死於跟肥胖相關的疾病,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像越南來學習了,因為越南經濟水平比較低,因此呢在越南有很多地方,吃得比較清淡,蔬菜水果是他們的主餐,平常比較少吃肉,還有因為經濟狀況比較不好的關係,所以在越南,即便是比較醜一點的水果也不會被浪費,統統會被帶回家,越南人是全世界肥胖比例最小的國家之一,越南人的身材苗條,其實是有道理的。 記者 張澤人:「我們走進屋內,看到這戶人家的家當,非常地簡單,生活也過得非常簡樸,而家電產品,就只有電視和冰箱,打開冰箱,裡面幾乎空無一物,因為當地居民,吃多少,煮多少,並不存放食物。」 越南安沛省居民 崇氏遊:「有吃剩的食物,我才會放在冰箱,例如說過年的時候,吃的食物比較多,才會有剩下,平常的日子,我都是料理得剛剛好。」 二十四歲的年輕媽媽「崇氏遊」,一手抱兒子,一手做家事。 越南安沛省居民 崇氏遊:「這裡有各種的蔬菜,居民如果有土地,就會種菜。」 越南定居台商 王寬鴻:「在鄉下的部分,他們都會自己有個小的庭院,自己種一些蔬食。」 越南安沛省云振縣居民 崇氏遊:「每頓飯,基本上是一道葷菜,像雞肉或雞蛋,再配一道蔬菜,或者換成湯。」 白飯配上兩道菜,這是越南傳統家庭的午餐和晚餐。多數越南居民沒有忘記戰爭時的苦難生活,至今保持簡約飲食。 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助理教授 黃煒能:「在戰亂時期的時候,他們是什麼都沒得吃,當地人的確是比較節省,或許是長年在越南,他們的飲食不是那麼多的狀況之下,他們所養成的一個習慣。」 越南餐館業者 許文華:「他們吃得比較清淡,他們三高,比較少聽到。」 大多數越南人身材標準,五十歲以上的人口,很少罹患三高和心血管疾病。 越南台商聯合總會長 許玉林:「台灣的話,宴客幾道菜,十道菜,甚至於南部,還有十二道菜,這邊標準就是六道菜,每次我們請越南人,在台灣請客的時候,他們覺得說太浪費。」 調查顯示,越南是全球肥胖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從肥胖衍生的三高疾病,在成人和小孩身上,幾乎看不到。 記者 張澤人:「 這間偏遠學校有四百多名學生,學校供應午餐跟晚餐,我們走進學校的廚房來看,發現設備非常的老舊,沒有瓦斯,只是靠柴火來煮這些大鍋飯。」 越南安沛省民族小學校長 阮名智廣:「我們學校供應的每餐基本是有四種白飯,一道葷菜一道蔬菜,還有湯,營養午餐的營養很充足,包括豐富的蛋白質。」 校園裡,看不到一個小胖子,個個活潑健康。 這裡的孩子、物質生活並不優渥,沒有接觸西方速食、零食甜飲的機會,但快樂一點兒也沒少,他們奔跑、跳躍、歡笑著,日常三餐只要夠營養,就不需額外攝取油脂和糖分。 簡約飲食是習慣,越南人唯一堅持的是,食材一定得新鮮。 越南定居台商 王寬鴻:「他們(越南人)非常重視自己的健康,認為說吃的東西不一定要吃得很山珍海味,但是東西一定要新鮮。」 新鮮才健康,所以越南人不吃隔夜菜,不論城鄉的餐館或攤販,吃到的都是當日採收的蔬果。 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助理教授 黃煒能:「他們都會伴隨著大量的青菜,造成他們的瘦胖的影響。」 記者 張澤人:「二十多道素食,這裡的菜幾乎都是用汆燙料理,很少用油炸,這裡是胡志明市的一家吃到飽素食餐廳,來這邊消費的民眾,每一個人只收兩萬越盾,不到台幣二十八元。」 少油膩、多蔬果,這是越南家常料理,我們還發現,即使吃到飽,現場客人都適量夾菜,不會暴飲暴食和糟蹋食材。 越南素食餐廳老闆 陳氏七:「經濟狀況不好的民眾,我經常會在下午把食物送給他們吃,分享剩食是功德,珍惜食物是美德。」 賣相差的柳橙,越南農民依舊販賣,消費者同樣買單。 越南水果攤販 武氏改:「小的、醜的,我賣5000~6000越盾,大的、好看的,可賣15000越盾。」 消費者 陳清玄:「醜的,果皮比較薄,好看的,果皮厚一點,但吃起來都一樣好吃。」 回歸清淡飲食,越南家庭把每一餐都當成養生餐。當醫師一再呼籲:現代文明病,幾乎都是吃太多吃出來的,那麼,飲食八分飽的越南文化,多數人維持苗條健康的身材,就一點兒也不奇怪了。 採訪撰稿:張澤人 攝影剪輯:李岳為
營養午餐城鄉差距 幸福餐點漫漫長路
珍食之道,今日的餐桌,明日的地球,對於生活在台灣的我們而言,大多數的人飲食是一件豐富而歡快的事情,我們與餓的距離相當遙遠,可是世界上的飢餓是確實存在的,而且慢性飢餓的人口正在節節攀升,聯合國的數據告訴我們,到了2018年的時候,慢性飢餓人口已經來到了8.2億人這麼多,其中有很多是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營養均衡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全球有四分之一,相當於20億的人口沒有辦法獲得足夠的營養,這20億分佈在世界的五大洲,其中人口最多的當然是我們所認為的非洲,20.4%的人處在營養不良的困境當中,而亞洲也有10.9%,最少的則是歐洲跟北美洲,營養不良的人口少於2.5%,而回到亞洲當然就包含了台灣,在台灣經濟弱勢的孩子,飲食上所面臨的困境有哪些呢?這個統計告訴我們,27%的弱勢孩子沒有吃早餐,14%沒有天天吃晚餐,另外還有53%長期缺鈣,84%長期吃的是泡麵還有罐頭,這一些高鈉而且沒有營養的食物,那原因在哪裡呢,我們先來看營養午餐,台灣大多數的小學都有提供營養午餐,可是在都市或者在鄉下,營養午餐的經費確實差很多的,最多的一餐的經費達到60塊錢,最少的一餐只有34塊,那因為經濟上的不同,所以餐盤上的菜色也不一樣,你看看都會區的孩子,他們的餐盤是五彩繽紛的,有生鮮蔬菜、有水果,而鄉下孩子吃的是什麼呢?很多是加工食品,是炸的東西,長期這樣吃下來,他們營養失衡了,所以這些經濟弱勢的孩子,營養不良也好,或者是生病、或者是肥胖的比例反而是更高的,可是反觀這些呢,在都會區的孩子,營養午餐很多,是多到吃不完的,統計顯示有四分之一的營養午餐,因為吃不完統統都被丟掉了,想想看我們的孩子,因為經濟上的弱勢跟強勢,他們的營養也處在天秤的兩端,我們如何能夠縮小其中的差距,讓每一個孩子能夠營養豐富地長大,也學會珍惜糧食,是大家要共同努力的課題。 冰箱還有茄子,還有青菜、花椰菜,這樣應該等一下還要下去買。 荷包的錢不多,柏邑替家人選菜時,總得再三盤算。 家扶受助學生 陳柏邑:「有時候就不是吃很好,買少一點,下次如果再有錢的時候(再買)。」 家扶受助學生 陳柏邑:「這個(買)菜,是從我國二的時候,因為阿嬤身體不好,所以我就開始幫忙她煮菜,就會來這裡幫她買菜,然後回家煮給大家吃。」 單親家庭成長的柏邑,爸爸在外地工作,平時和阿嬤相處的時間多,但阿嬤在三年前、脊椎開刀、行動不便,於是,柏邑從十三歲起,成為家裡的大廚。 陳柏邑的爸爸:「很窩心 (兒子)很懂事,以我們家境不好來說,這個孩子讓我很窩心。」 偏鄉學生的飲食照料,已經輸在家庭起跑點。 44%的偏鄉家庭,家人不會幫孩子準備早餐,於是有半數以上的學生,曾經無法吃早餐,只好挨餓上學。 嘉義阿里山鄉家長:「有時候家裡忘記放東西(食物),他們(孩子)就會突然打電話說,媽媽,我們要吃什麼,我就說忘了。」 嘉義阿里山鄉的學生、宜柔,放學回家時,父母還在外地工作,因此得自己想辦法填飽肚子。 嘉義縣十字國小學生 安宜柔:「有蛋的話,就煎蛋,(煎蛋 一餐就吃蛋而已嗎),對。」 三餐不穩定的進食情況,是山上學生的煩惱。 家扶基金會社工處長 周大堯:「他(偏鄉孩子)跟都會區的孩子,有很大(差距) 在整個健康,在娛樂,在整個飲食攝取上,還是有一些差距的。」 記者 張澤人:「嘉義阿里山鄉有九所,被教育部列為極偏山區的國小,記者所在的位置是其中之一,十字國小,這間學校只有十二名國小學生,相當地迷你,透過鏡頭您可以看到,老師進行一對二的教學。」 偏鄉的教育資源、不輸人,營養午餐的籌措,卻困難重重。 嘉義縣十字國小校長 林錦花:「(菜商)從山下送菜上來,有些菜可能品質,就不是那麼好了,限於人力,我們並沒有營養師的設置,我們只有自己努力,去從網路的資源,自己去進修(營養學),這個菜色,是不是適合孩子來食用。」 嘉義縣十字國小學生 安宜柔:「有時候學校的午餐,在家裡都吃不。」 比起在家時的有一餐、沒一餐,學校的營養午餐,已經讓宜柔吃得好滿足,但事實上,十字國小的菜色、營養和費用,還是落後都會區很多,孩子們再度輸在學校起跑點。 根據統計營養午餐費、全台平均43元,但城鄉之間、差距很大,台北市學生一餐吃60元,雲林縣孩子卻只有34元。 而十字國小的營養午餐費,也落在最低點。 家扶基金會社工處長 周大堯:「(營養午餐)價格少的時候,通常成本就要下降,成本下降的話,一定是很多加工食品,或者是澱粉類那種(食材),就比較能夠暫時滿足感,飽足感那樣的食品,能夠進來(學校),可是對孩子的營養,長期來講,其實並不是那麼地有利。」 營養不均衡,反倒讓偏鄉學生的肥胖率增加,導致健康較差,衍生的相關疾病、跟著提高。 研究顯示:偏鄉學生罹患過敏的比率、超過兩成。 另外,將近六成的弱勢家庭孩子,面臨窮食困境,有四成比率吃不好,還有四成比率、則是吃不飽。 長期的飲食不均和匱乏,使得弱勢家庭孩子,經常生病的比率、是一般家庭的兩倍。 不過,都會區的孩子,飲食狀況就大不相同了。 記者 張澤人:「記者所在的位置是惠文國小,這間學校是台中市,第二大的國小,學生有2650人,除了教育資源充足,學校的營養午餐,也很豐盛,平均每一餐有45元的經費。」 台中市惠文國小營養師 劉懿瑱:「(營養午餐)以生鮮食材為基準,然後減少加工品的使用。」 四菜一湯、加上水果,每名孩子的餐盒、裝得滿滿。 台中市惠文國小學生:「有些東西我比較不太喜歡吃,(哪些不愛吃),豆芽菜。」 台中市惠文國小學生:「(哪些東西,你比較會剩下來),(蔬)菜和飯。」 台中市惠文國小營養師 劉懿瑱:「經過統計,(營養午餐)大概會有1/4左右的食物,會剩下來。」 記者 張澤人:「學生吃不完的營養午餐,就會倒入這個廚餘桶,惠文國小每天的剩食,大約400公斤。」 1/4的營養午餐、變成了剩食,廚餘回收後,只能當作畜牧飼料。 台中市惠文國小校長 曾金美:「可能要漸進式地去改變(學生),畢竟現在(都會)孩子在家裡,也滿被保護跟寵溺的,很多家長也會隨性讓孩子,愛吃什麼,就吃什麼,我們廚房那邊,也會鼓勵孩子不要浪費(食物)。」 同在台灣成長的城鄉學生,營養午餐、存在著過與不及的兩樣情。 吃得飽,也要吃得好,不論都會、還是偏鄉,這是學生們的基本權利,政府、家長和社會的關心,才能讓孩子的餐桌、添增營養和幸福滋味。 採訪撰稿:張澤人 攝影剪輯:李岳為
飲食西化 稻米出口國挑戰
珍食之道,今日的餐桌,明日的地球,今天我們帶您繼續前進越南,畫面當中我們看到的是,越南幾種重要的經濟作物,包含了茶、稻米、咖啡、還有火龍果,這些我們在台灣統統吃得到,昨天我們提到越南人的飲食習慣,第一個吃得清淡,第二個講究新鮮,第三八分飽,今天我們要看另一個特色,就是越南人很愛吃米飯,光是在越南的農產當中,米的種類就有很多,各種米有不同的口感,也有不同的擁護者,而且米的樣貌在越南是千嬌百媚的,打開越南餐桌上的食譜,這個米可能是一碗飯,也可能是米線,更有可能是河粉,或者是越南人很愛吃的菜捲,他們統統都是米做成的,而世界上有三大稻米出口國,產量最多的分別是泰國、印度、還有越南,所以你當然可以說,越南是世界上重要的糧倉之一,如果以數量區分的話,越南的稻米出口量是台灣的30倍之多,百分之八十五的農作物都是稻米,可見的越南人是非常愛米的,只不過這個飲食的嗜好,在這幾年也似乎悄悄的在改變了,一切都和經濟有關,我們看過去五年來,越南的經濟成長率,數字非常的漂亮達到6%、7%之間,這在亞洲國家來說算是非常好的成績,而薪資調整的程度更驚人,過去5年來薪資成長最高達到29%,可以想像每個人的口袋都變得更飽滿了,對飲食的挑剔也就變多了,在這幾年來越南,尤其是年輕人飲食習慣悄悄改變,美食街裡頭有各式各樣的異國美食,他們似乎不是只愛吃米的國度了,這幾年因為經濟的成長讓越南人的餐桌,也在慢慢的改變中。 塗抹一層糊狀的稻米漿,加熱幾分鐘,米皮完成了。 越南製米師傅:米粒泡上兩個小時,等到變軟之後,再磨成粉。 薄薄的米皮,經過不同寬度的切割,變成河粉和米條。 越南米食料理商:這是米條,這是河粉,這裡賣的都是米製品。 米食攤販林立,越南吃米的人多,賣的人自然就多。 越南米食料理商:大部分的米條和河粉,都是我們日常主食。 氣候適宜,越南水稻每年收成三次。全國稻米產量,年年超過四千三百萬噸,是台灣稻米產量的三十倍。 越南成為世界糧倉,很難相信,在1945年經歷大饑荒,造成兩百多萬名越南人餓死。 這裡是越南檳椥省的農田,在三十多年前,越南曾經是糧食短缺的國家,不過現在卻成了全世界,第二大的稻米出口國,僅次於泰國,這是因為越南的農田面積廣闊,而且實施農業改良。 檳椥省安協社人委會農業課長 梅文智:以前湄公河流域的農田,農民每年只收成一次,經過政府建造灌溉系統,收成次數就有增加。 越南定居台商 王寬鴻:這是一般的越南米,他們時常食用的(米),這個泰國米,基本上,他(越南人)是拿泰國的種子,在越南的農地裡面生產的,日本米也是一樣。 全球的農改交流,越南不再只有本地米,連盛產其他國家品種的米。除了內銷市場廣大,剩餘的米糧、還出口大賺外匯。 2002年,越南和美國簽署貿易協定,美式兩家速食龍頭業者,先後進入越南開店,卻慘遭滑鐵盧。 2014年,麥當勞在胡志明市,創立第一家越南門市,當時宣布要以每年展店十家的速度,但四年過去了,生意不佳,全越南只有17家店,這是市場調查失誤,沒有發現越南人對米食的死忠。 北越有很多自助餐廳,供給一般民眾來使用,像民眾點的這些自助餐,有一樣主餐,兩樣副餐,只需要越盾三萬元,相當於台幣四十塊而已。 有平價小吃,也有高價美食,這些食物仍以米食製品占多數。 越南有9500萬人口,由於上一代很多死於越戰,戰爭後的嬰兒潮,讓全國73%人口,成為35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勞動力十足,賺到了錢,也很敢消費,成為外資進駐的重要考量。 2018年、投入越南市場的外資,將近新台幣1.1兆元,其中台商資金、占164億元。 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助理教授 黃煒能:經濟發展越來越發達,他們(越南人)的應酬,也越來越多,所以其實他們現在是吃得越來越好。 52歲的許老闆,從台灣到北越開餐館,至今第十六年,他用道地的台式餐,在異鄉開創事業一片天。 越南河內台菜餐館業者 許文華:台灣的飲食,他們(越南人)比較能接受,因為我們很多種樣式(菜色),越南沒有。 相隔兩千多公里的南越胡志明市,也有一家台菜店。 越南胡志明市台菜餐館業者 余遵德:慢慢地,他們(越南人)也會去接受異國料理,因為他們現在已經越來越開放了。 胡志明市第七郡「富美興」,街道寬敞、建築新穎,市容不亞於台北信義區。 越南造鎮計畫最成功的,就是記者現在所在的位置,胡志明市的富美興,這裡是越南最富裕的地方,透過鏡頭您可以看到,這邊的餐廳,有中式、粵式、日式、美式、歐式,飲食文化已經走向世界化。 越南台商聯合總會長 許玉林:這十年來的話,(越南)新的一代,飲食就很多元化了,很多各國的東西,都能吃了,在越南,搞不好比台北市,還更多種類(美食)可以挑。 全球飲食習慣,都有地域性關聯,但便利交通和快速資訊,縮短了國界的飲食差異。 越戰有超過一百一十萬,越南人喪生,而在戰爭過後五十多年的今天,美國和越南的關係,不再緊張,很多美國人來到越南河內觀光,了解他們的文化,並且品嘗越南美食。 越南傳統飲食文化、影響了其他國家,但同時受到外來文化而改變,在商業傾銷和廣告包裝下,越南新生代人口,可能逐漸遺忘昔日的稻米價值和輕食習慣。 張澤人 採訪撰稿 李岳為 攝影剪輯
「珍食之道」 蒙古帝國飲食文化流傳東西方
珍食之道,今日的餐桌,明日的地球,今天已經來到專題報導的第16集了,我們要帶您重返蒙古,小的時候我們都在課本上,看過這樣的詩句,叫做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它所形容的正是蒙古草原的面貌,在這樣一片廣袤的草原當中,牲畜的密度真的是非常的高,可是蒙古的人口其實並不多,所以用人口數和牲口的數量來換算的話,平均一個五口之家,竟然能夠養到上百頭,各式各樣不同的牲畜,這樣的生活樣貌,恐怕是生活在平地的我們,所難以想像的,蒙古人因為牲畜特別多,所以也跟他們的飲食文化息息相關,蒙古的蔬菜水果都是很少的,透過這個數據告訴大家,46%的蔬菜是進口的,水果數量更多了,90%的水果都靠進口,那蒙古什麼最多呢,答案就是肉,蒙古的農牧產值80%來自於畜產,過往你可以說蒙古人絕對是吃肉大於吃菜,但是這幾年這樣的飲食,也在改變當中,就連蒙古的官方都在宣導牧民,希望能夠少養一點牲畜,撙節也珍惜一下地利各種的資源,所以希望把牲畜的飼養,從數量轉為質量,也因為牲畜飼養的數量下降了,蒙古人的餐桌似乎也在悄悄的改變中。 老一輩的蒙古人會說草是給牲畜吃的,葷食才是人的食物,可見葷食是蒙古人的主食,不過隨著社會文化的變遷,蒙古人對蔬果的需求量也逐漸的增高。 跟著蒙古素食者走進傳統市場。 蒙古素食者 恩和格日樂:「我是素食者,所以我吃的蔬菜種類比較多,我比較喜歡吃生菜番茄黃瓜類似的蔬菜,那些冬天的時候完全都是進口來的,不會新鮮的,在蒙古我們比較多吃新鮮蔬菜的季節就是秋季。」 換到水果攤,情況也一樣,一個攤子,像是小小聯合國 蒙古素食者 恩和格日樂:「我們水果是到處很多國家進來的,這個橘子是菲律賓,還有那個小的橘子是俄羅斯的,有點不是新鮮的,我就是喜歡吃橘子,但是有點(看起來皺皺的)對。 」 史記記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南宋趙珙出使蒙古,撰寫蒙韃備錄描述了蒙古人的飲食習慣「其食,肉而不粒」,都說明了十二、十三世紀的蒙古,米糧極度缺乏,但史記中也說「匈奴喜漢食物」,說明了遊牧民族其實也愛吃穀物,只是取得不易,必須遠從漢地輸入。 素食業者 阿瑞娜:「很多外國人以為蒙古人都是吃肉的,但其實現在這個時代蒙古人才開始較頻繁地吃肉,我的祖父時代,他們只在冬天吃四個月的肉,其他時間他們都吃乳製品。」 清晨,到牛舍裡擠奶,是牧民婦女每天的例行工作,剛擠好的新鮮牛奶,只需要篩網過濾,立刻製成熱騰騰的蒙古奶茶和奶豆腐,這些都是牧民家常見的奶製品,現在的蒙古人,雖然仍然以動物性食物為主,但早已經不是「肉而不粒」了。 素食業者 阿瑞娜:「但現在蒙古人也開始關注健康,越來越多人開始少吃肉,多吃乳製品跟蔬菜水果,我很高興看到蒙古人開始注意他們的健康。」 蒙古也在2019年首度推動無肉日。 網站平台創辦人 阿木嘎朗巴圖:「第一個計畫預估會有一萬人參加活動,預估活動後仍會有五千人持續這個計畫,透過我們的網路平台影響吃素者,再透過其他平台達到一百萬人的影響力。」 只是國內的蔬菜生產力受限,來源和價格,使得蒙古兒童的維生素攝取,還需要再提升。 聯合國農糧組織(FAO)蒙古代表 維諾德:「蒙古兒童在營養方面是很好的,但在維生素攝取面臨嚴重的缺乏,礦物質也缺乏,這些的缺乏我覺得食物多樣性仍然是一個問題,飲食主要是肉類,乳製品和麵粉,沒有足夠的水果和蔬菜。」 蒙古歷代祖先,守護著這片沃土和牲畜,縱使土地退化的速度遠大於他們能補救的,但全球穀物在不久的2030年,將不夠餵養禽畜,改變飲食內容,恐怕是蒙古急需面對的課題。 吳志怡 採訪撰稿 萬家宏 攝影剪輯
延續食的精神 台灣米食危機找轉機
珍食之道,今日的餐桌,明日的地球,今天的專題報導我們要帶您一起來,回顧一下關於過去一周,你都吃了什麼呢,在這個食物的九宮格裡頭,可能都是你日常三餐的主食,包含了飯糰、蔥油餅、披薩、拉麵、包子、炒飯、漢堡等等,可能是你愛吃的食物,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食物當中成分到底是什麼?反轉九宮格我們就會看到,九種食物當中只有兩種是米,其中七種都是小麥做成的,偏偏台灣的小麥99.9%都是進口的,可見得台灣的糧食供應,已經出現了一些產銷失衡的問題,我們把鏡頭放在台灣的米,真的產量非常地多,台灣每一年都會生產很多的米,都會過剩大概20萬噸左右,吃不完的統統進了公糧倉庫,一直放一直放,放到米快過期了怎麼辦,只好轉作給牲畜的飼料,換言之本來是種給人吃的,最後卻變成牲畜給吃掉了,這是台灣的米產量過剩的問題。我們再來看到的是價格,自從我們加入WTO之後,進口的米價一公斤平均價格11塊台幣,台灣自產的米卻要40塊台幣,或許你會說好便宜,那我們都來吃進口米好了,其實不然,因為糧食如果通通仰賴進口的話,就會產生一些糧食供應的風險,所以總而言之,台灣的米面臨著三個主要的困境,叫做貴、少,還有那就是剩。第一個貴就是價格比較貴,第二個少是吃的人太少了,第三個就是糧食,尤其是米每一年都會剩下很多,那怎麼辦呢?農委會就提供農民一個方法,那就是轉作,轉作其他的經濟作物,種種其他糧食吧! 還有鼓勵消費者多吃一點米吧!這也是我們要鼓勵鏡頭前的觀眾朋友,一起來響應的,在這樣的政策之外,我們還要談談,台灣實施全球唯一的叫做公糧報價收購,就是農民種米,不管你種多少,賣不出去的最後公糧都會把你買回來,這個制度對於農業發展的長遠而言,到底是利多於弊,還是如何呢,今天的專題報導就帶您一塊來了解。 記者 張澤人:「記者所在的位置,是桃園龍潭的公糧倉庫,您可以看到這邊囤積的稻穀,已經快要到天花板了,相當的多,因為在2018年 ,全台稻米豐收,超過150萬噸的稻穀,比往年多出了10%以上。」 中華民國米穀公會常務理事 何松田:「舊的(公糧)還沒有消化完,新的(公糧)又出來了,全省那麼多的稻米,你政府的倉容也是有一個局限。」 全台一千八百多座糧倉,都有相同的囤積狀況,產銷失衡,讓稻米貯藏成本增加,價格跟著下跌。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的稻米(糙米)生產量為140萬噸,而全台人民一年吃掉120萬噸稻米(糙米),換句話說,每年有20萬噸的稻米(糙米)過剩而存放公糧倉庫,加上過去來不及消化的囤積稻米,目前全台(糙米)公糧有80多萬噸,是四個月安全庫存的兩倍以上。為什麼國內稻米長期供過於求? 民眾 廖小姐:「(早餐都吃什麼?) 饅頭、麵包。」 小朋友:「 (你喜歡吃飯還是吃麵?) 麵。」 1980年代,每名台灣人每年吃掉上百公斤的白米,如今只剩下45公斤,吃米量大幅衰退了一半以上,而民眾不吃米的部分,改由麵食補上,因此每人每年的小麥攝取量高達38公斤,占稻米的84%。 在漢堡和麵食的西化飲食下,這些年來,農政單位不斷呼籲國人多吃一碗飯,但稻米消耗量還是沒有增加,而政府的保價收購政策,讓稻米的過剩情況更嚴重。 中華民國米穀公會常務理事 何松田:「(公糧)放久的話,就變成米、老米了,一公斤米的話,一公斤賣幾塊錢,政府要虧很多錢。」 超過兩年的公糧,可能變質,只能當飼料,但政府當初以每公斤35元的稻米價買進,最後用10元的飼料價賣出,這些金額損失,是全民納稅買單。 台北糧食協進會執行長 劉志偉:「(保價收購)一年要花掉兩百億,這兩百億的錢是在浪費人民的錢。」 台灣的稻米成本每噸1100~1200美金,是越南米的2~3倍,因此,國際競爭力弱,絕大多數的稻米都是內銷。 台北糧食協進會執行長 劉志偉:「台灣的稻米價格是由公糧收購價格在拉抬的,台灣的稻米價格事實上已經是全球第二高了,僅次於東京。」 農糧署副署長 莊老達:「往年大概台灣的米的外銷量,大概都只有兩三千噸左右(每年),這幾年我們積極地把這些米,希望不是用最低價的飼料米去釋出。」 2002年,台灣加入WTO,本身過剩的稻米,每年還得進口14萬噸的外國米,對於滯銷的本土稻米,雪上加霜。 中華民國米穀公會常務理事 何松田:「(進口)越南米,它一台斤差不多(新台幣)十五塊多十六塊而已,它相對的便宜,就會打擊到國產米的銷售量。」 於是,公糧年年爆滿,農糧署想盡辦法消化。多管旗下,但稻米過剩問題仍未解決,政府在這幾年只好鼓勵農民轉作雜糧,不要再種稻了。 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系教授 申雍:「(政府)要付錢,請他(農民)休耕不要種(水稻),怕(擔心)說水稻如果不休耕,種出來的米的(量)一下子太多,等於米價就要爆跌。」 國內稻米和漁產的自給率,都超過百分之百,蔬菜和水果,有85%以上的自給率,肉類75%,乍看之下,台灣的總糧食自給率應該很高,但實際換算,只有32%。 農糧署副署長 莊老達:「為什麼(糧食)自給率低,第一個(原因),我們麵粉吃很多,小麥進口很多,第二個,我們黃豆進口很多,黃豆做什麼,做油、做飼料,所以我們的(糧食)自給率是從這裡被降低的。」 小麥和黃豆的自給率,分別不到1%和2%,換句話說,國人的麵食、麵包,以及油品的原料,幾乎全仰賴外國進口。於是,這些食物的價格和進口量,掌握在外國人手裡。 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系教授 申雍:「過去幾次糧食危機的時候,世界上很多主要的糧食出口國,他們就有所謂的禁止出口的那種限制。」 天災、戰亂、疫病引發的全球糧荒,總糧食自給率低的台灣,照理來說應該影響很大,但國人面臨小麥進口量銳減時,還有豐足的稻米存糧,可以充當食物。 農糧署副署長 莊老達:「全世界在糧食危機的時候,我們台灣沒有人感受到糧食危機,因為我們有庫存的稻米,大家不會像國外糧食的價格,巨幅的波動。」 過剩稻米,有朝一日,可能成為救命糧食,稻米價值,來自人民需要,唯有把稻米「糧食」變成「良食」,朝向高營養和精緻化,才能讓稻香飄揚,喚醒我們對米飯的美好記憶。 張澤人 採訪撰稿 郭繼宗 攝影剪輯